中国众厂商集中打造马来西亚电池基地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的大幅增加,中国锂电厂商对海外基地的布局力度不断加速,其中马来西亚是重要的战略支点。
“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小圆柱电池产能已实现量产。”8月下旬,亿纬锂能在电话会议上透露。同时,其马来西亚二期储能工厂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底建成,明年初开始量产交付。今年6月,亿纬锂能公告,该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全资孙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融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86.54亿元。
据了解,马来西亚电池生产基地,是亿纬锂能首个实现海外量产交付的工厂,规划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全系列产品。该项目定位为“覆盖亚洲、辐射全球的多场景锂电池生产基地”。
同是8月下旬,蔚蓝锂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马来西亚天鹏与能元科技签署议书,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进行产品销售。根据协议,该合资公司接受客户订单后,向能元科技采购,能元科技委托马来西亚天鹏代工生产。马来西亚天鹏负责采购生产本产品所需的全部原材料,并按照能元科技订单要求组织生产。
除此之外,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8月初宣布,中国电池材料厂商湖南裕能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一座锂电池材料生产工厂,该投资项目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根据湖南裕能7月份公告,该项目拟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工厂。
实现本地化配套
因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贸易优势,马来西亚正快速崛起为东南亚锂电产业的核心增长极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的中国锂电产业厂商来说,马来西亚既是优化生产成本的重要基地,更是布局亚太市场、连接全球产业链的战略枢纽。
“马来西亚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公司海外业务的扩张发展,通过海外生产基地产能的扩大,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配套需求。”亿纬锂能表示,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加剧,该项目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贸易风险带来的损失,有助于实现业务订单的增长、产能规模的扩大以及经营绩效的全面提升。
对于与能元科技在马来西亚设立合资公司,蔚蓝锂芯表示,双方合作旨在提升其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有利于马来西亚天鹏的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对公司锂电池业务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项目投资顺应了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可以更好服务于东盟等地区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厂商。”湖南裕能也表示,同时该项目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有助于实现产能规模的扩大,提升该公司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
除了亿纬锂能、蔚蓝锂芯、湖南裕能之外,近年来包括珠海冠宇、海四达、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新宙邦、科达利、金杨股份等众多中国锂电产业厂商,也都已到马来西亚投建工厂。
据统计,截至目前,上述中国厂商到马来西亚投资金额超260亿元人民币,已经涵盖电池、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数据显示,2024年电池相关外资投资中,中国企业占比已超过60%。
快速增长的市场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之一,马来西亚有着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目前拥有60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马来西亚目前为东南亚第二大汽车消费国,2024年汽车销量首次突破80万辆,达到81.67万辆。
中国众汽车厂商纷纷看中马来西亚市场。目前比亚迪、吉利、长安、东风、奇瑞、上汽、广汽、江淮、长城、极氪、深蓝、哪吒、小鹏等中国汽车品牌,都已经或计划到马来西亚进行市场布局,或到当地建厂,或组建销售网络。
比如,今年8月,比亚迪在马来西亚举办全新比亚迪海豹上市发布会,并宣布将在当地建设组装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比亚迪海豹也是2024年马来西亚最畅销的纯电动轿车。在马来西亚,比亚迪去年电动汽车销量达8570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1%。比亚迪已连续三年蝉联马来西亚纯电市场销冠。
据了解,长城汽车2024年在马来西亚市场的销量,相较2023年实现了331%的大幅增长。2025年长城汽车计划在马来西亚市场引入至少三款新车型,包括纯电豪华MPV车型WEY80,以及坦克500、哈弗初恋。
近年来,马来西亚电动汽车销量增长很快。据马来西亚汽车协会(MAA)数据,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纯电动和混动汽车总销量达30573辆,较2024年同期的22512辆增长35.6%。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电动化汽车的渗透率已达到约8%,预计年底将达到 9.6%,且新车型将继续推动增长势头。
马来西亚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根据马来西亚制定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该国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1万个公共充电设施。根据规划,到2030年该国将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15%,到204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8%,到2050年达到80%的电动汽车渗透率。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可以在覆盖汽车和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电动汽车中游产业发挥重要作用。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诺曼表示,马来西亚营造了一个有利于研究、开发和制造的环境。这将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和合作机会,产生连锁反应,惠及整个地区。
(来源:电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