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业让锦浪倒退了将近两年……
锦浪倒退了将近两年,
退到了历史第二好的水平。
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37.94 亿,净利润6.02 亿,同比大增 71%!比去年同期足足多赚了2.5亿,距离 23年上半年的历史最佳,仅一步之遥。
这是怎么发生的?
去年,锦浪内部曾喊出过“向德业看齐”的口号,效果如何呢?
0 1
从锦浪的财报上,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德业化”的痕迹。
锦浪“德业化”的第一点:储能机占比提升。
实际上,锦浪上半年逆变器只出货了46.62万台,比去年还少卖了 3.5 万台。作为公司传统主力的并网逆变器,销售额下降了 11.22%。
储能逆变器则大幅增长:
增幅高达 313%,营收占比也提升到了20%!
而储能机提升的背后,一方面是欧洲去库存结束,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去年德业在亚非拉风光无限,今年锦浪步德业后坐,也开始享受新兴市场的红利了。
0 2
“德业化”的第二点:工商储起飞。
工商储是今年各家大厂最重要的发力点。
德业 Q1 工商储能出货量达到 1.61 万台,Q2 出货量环比接近翻倍,全年有望成为利润的主要支撑点。锦浪 Q2 工商储出货也达到约1万台。
工商储其实是适合“大象跳舞”的领域。
因为工商储:
门槛不低!
以固德威 100/150kW 工商储逆变器为例。从年报上看,项目是 24 年启动的,预计总投资3500万元。目前已经投了 1900 多万了,但还在开发阶段。预计下半年才能完成测试,然后小批量试产。
小公司的长袖善舞在这里不灵,很多公司可能还没熬到产品出来就扛不住了。
市场空间也足够大。
TrendForce 预测,25 年全球工商储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8.6GWh,同比增长 69%。
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开始。
2022-2024年间,欧洲新增了65GWh的工商业光伏装机,可是配套储能的比例还不到5%。
一边是加速奔跑的市场,一边是时间和资金的“护城河”,锦浪和德业这些先入局者,有机会赚得盆满钵满。
0 3
“德业化”的第三点:成本和费用率持续降低。
脱胎于家电行业的德业,其成本控制一直是“优等生”。而锦浪这次的表现同样优秀。
上半年公司并网逆变器收入同比下降11.22%,但营业成本却大降了19.53%,最终毛利率反而增加了7.62%!
上半年公司费用率为19.5%,其中Q2为18.7%,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1.6%,为
23Q3以来最低水平。
0 4
但锦浪的目标,显然不是把自己变成另一个“德业”。
公司的另一项业务,自2019年起就开始布局的户用光伏电站,同样表现亮眼。
上半年户用光伏系统业务实现收入 8.08亿元,新能源电力生产业务实现收入 3.04 亿元,合计贡献收入 11.12 亿。更辣眼睛的是,这两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高达 58.02%和52.78%。
这利润,已经超过苹果手机了!
贵为全球逆变器 Top3,锦浪主动向“小弟”德业学习,更多是一种心态。8月3日,公司16.94亿可转债发行计划正式获批,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锦浪选择了逆势加码。
锦浪不是要再造一个德业,而是再造一个锦浪!
(来源:海外户储工商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