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力电厂系列播客3-电力的成本The Cost of Electricity
新的一年我们尝试为大家带来全新知识内容板块,希望我们的播客内容为大家、为行业带来一些深度思考!
本期播客核心讨论内容如下,精彩讨论内容还请详见具体博客:
https://mp.weixin.qq.com/s/smOxw3Wz2lmqwT8e9NEkzg
本次讨论了能源领域投资项目、新能源发电成本等多方面问题,涵盖政策、转型、市场等诸多要点。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投资项目成本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讨论了开工情况、投资项目中的成本变化、政策影响以及收益预测等相关问题。
关于新能源成本的讨论
:讨论了新能源成本存在行业误解,分析了影响新能源成本的因素,以及在投资和市场机制方面的相关问题。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投资及成本问题
:讨论了新能源投资中的沉默成本、传统能源的成本与效益,以及国内外能源转型中的电价等相关问题。
关于能源转型及相关成本的探讨
:讨论了核电技术投入与能源转型的关系,以及德国能源转型中的电价情况和成本变化等。
能源系统的调整与进化及相关政策
:讨论了能源系统中固定资产存量不变时短期消耗成本高但长期可调整,以德国为例分析了价差与均价脱钩带来的影响,还探讨了差价合约的作用、核电成本及新能源接入电网面临的挑战等。
关于LCOE及相关成本指标的讨论
:讨论了LCOE在评估发电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方面的作用、局限性以及与投资收益的关系,还涉及风险分配机制等内容。
关于能源发电成本与政策相关的讨论
:
LCE在能源领域的重要用法
:在书中多处被用到,如基本规则和判断,通过图3解释了发电成本和利用小时数的关系,可用于对未来发电结构做预测,更多用于政策人员,宏观且定量,但不适用于投资。
不同能源发电的成本与小时数关系
: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不同火电技术的筛选曲线,如核电要干掉天然气需发到5000多小时,干掉煤电需接近8000小时,国内天然气发电可能性小,要考虑煤电、核电和新能源。
关于上海新能源及储能市场的探讨
:
上海新能源电力以火电为主,外来新能源电占比较小
:上海电力系统中90%以上为火电,新能源电主要来自跨省输入,且本地储能市场因价差稳定而机会有限。
储能项目投资需考虑负荷端收益
:投储能项目时,好的客户负荷相对稳定且能提供负荷场景,据此判断项目是否挣钱
发电端和电网侧储能面临困境
:发电端和电网侧储能套取的不是负荷端收益,难以与电网竞争,很多项目是强配逻辑。
配储可视为购买电网承载力资源的门票
:配储不应单纯看成储能,而是获取权益的门票,虽配储本身不值钱,但能推进储能行业,配储取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关于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及政策的讨论
:
强制配储政策的问题
:强制配储政策或存在资源以低价配置且不注重实际效果的问题,取消强制配储也可能增加投资方成本。
储能配置的成本与费用
:储能不在输配电成本里,新能源装机渗透率提升带来的系统费用分摊存在争议。
灵活性目标的实现
:提出应以达成灵活性目的为考核,而非固定装机百分比强配储能,用价格机制引导可能引发公平性讨论,但高考等例子表明存在即有其合理性。
新能源市场的交易与盈利
新能源市场主体自主性
:认为在电能市场中,作为交易主体应自主决定储能配置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做不好会被市场淘汰。
需求端表达对市场出清的影响
:指出中国新能源市场未曾出清的原因在于需求端未真实表达意愿,如电网未清晰表明所需的管理量。
形式正确的重要性
:更看重形式正确,认为让大家来判断而非由个别主体替市场做判断,才是可持续的。
短期和长期盈利的考量
:在政策波动情况下,短期盈利的考核权重应更高,因长期盈利受政策不确定因素影响大。
能源领域的投资与发展策略探讨
:
国内能源领域面临的问题
:国内存在发电小时数下降、特高压利用率变化、分布式发电和需求变化带来的成本回收压力等问题。
新能源成本预测的困难
:世界上对新能源成本下降趋势的预测很难准确。
不同国家的能源投资策略
:德国在特高压投资上较为谨慎,会根据拥堵率决定是否投资;而我国在能源投资决策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