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累计引入跨区电量→12095亿千瓦时!
4月12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境内七条跨区电力输送能源“大动脉”累计引入跨区电量超一万亿千瓦时,达到12095亿千瓦时,相当于4亿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再次明确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能源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化能源结构配置,实现全国能源互通互济是保障能源安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江苏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过去10年间,江苏GDP从2012年的5.37万亿元到2022年总量突破12万亿元,翻了一倍多。江苏省全年电力消费总量也由2012年的4581亿千瓦时增长至2022年的7400亿千瓦时,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均超过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但是,江苏是用能大省,却是资源小省,一次能源较为缺乏,环境承载能力不高,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优化用能结构需求迫切,因此从省外引入电力能源是破解华东地区资源约束瓶颈,优化全国能源布局,助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江苏区外来电史:
1997年
江苏就与山西开展协作,以“专厂、专线、专供”形式,将电力从山西阳城直接送到江苏淮安。
2003年
“西电东送”输电工程—±500千伏龙政直流建成投运;
2012年
“西电东送”输电工程—±800千伏锦苏直流建成投运;
截至目前,两条“西电东送”输电工程已累计为江苏输送来自西部地区的清洁水电达5838亿千瓦时。
2016年
国网江苏电力创下“一年投三站”的记录,1000千伏淮上线特高压盱眙、泰州、东吴变电站先后投运。
2019年
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自此,江苏电网形成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环网。
2017年
±800千伏雁淮、锡泰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投运,把晋北、锡盟能源基地的“风、光、火”源源不断地送入了江苏。
2022年
全国首个混合级联柔性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建苏直流(白鹤滩送江苏)工程顺利投运,这是继龙政、锦苏线后,西部清洁能源入苏的第三条重要通道。
至此,江苏形成“一交四直”特高压网架,将区外电力源源不断引入华东地区,在资源大范围配置上实现“电从远方来,点亮长三角”。
“2022年江苏受入区外清洁电量761亿千瓦时,相当于为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贡献了5个百分比。”据国网江苏电力发展部副主任高正平介绍,目前,江苏电网已累计接收清洁能源达5972亿千瓦时,相当于折合标准煤2.4亿吨,二氧化碳5.8亿吨。
随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江苏加快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2022年12月,国内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投运,将为江苏省内再添一条“北电南送”能源大通道,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为了保障外送电力能源的接受能力,国网江苏电力牢固树立“一切事故皆可预防”理念,始终将大电网安全放在首位。截至目前,江苏电网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354座、输电线路10.9万公里,初步形成以“一交四直”特高压混联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同时,为切实保障能源“大动脉”安全稳定运行,加快推进江苏省内6座特高压变电站(换流站)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孪生、视频融合、智能识别等前沿技术,实现“全景视频监控、设备告警总览、远程智能巡视”等应用功能,推动特高压变电站现场运检业务智能化、在线化转变,进一步提升直流输电保障能力。
“我们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依托多条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创新推动中长期交易机制完善,用好省间连续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有力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江苏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冯迎春说。
今年以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通过中长期交易已落实全年跨区跨省电量1609亿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的102%。同时,该中心正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绿色电能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绿电、绿证市场稳步发展。自江苏作为全国首批绿电交易试点以来,绿电已累计成交56.26亿千瓦时;绿证已累计成交87万张,成交量为国网经营范围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