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多元化创新与材料选择
新材料、新技术无疑是锂电产业变革进步的基础。
续航里程满足市场需求后,电池环节的技术创新重点围绕充电速度、标准化、制造效率提升等多维度展开,同时CTC、one-stop battery、短刀电池、4680等创新结构推动动力电池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制造。
而多元化应用场景加速动力电池需求分化,对材料的选择也千差万别,加速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与迭代,新一轮材料变革正加速酝酿。
针对快充性能、高续航需求,高能量密度电池成为首选,带动超高镍三元、四元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新材料研发与应用。
目前,超高镍三元、四元材料、磷酸锰铁锂三种正极材料已经实现了百吨级或千吨级的月出货,预计在2022-2023年有望在动力电池领域大规模量产应用,同时硅基负极材料也迎来其爆发式增长通道。
而LFP电池在乘用车、储能一路高歌猛进,其低温续航焦虑弊端愈发凸显,行业内围绕磷酸铁锂材料低温性能掀起一轮技术创新。
常州锂源运用黑科技能量球技术,瓦解Li+扩散系数低的难题,实现LFP超低温、超倍率的技术突破,推出创新产品铁锂1号。
同时,磷酸铁锂材料升级产品磷酸锰铁锂材料日益喧嚣,对高低温、循环性能及倍率有更高要求的LiFSI产品的添加量迎来规模化曙光。
此外,电芯长薄化、大容量发展趋势,高安全、长寿命要求对核心材料需求正发生着明显变化,加速材料环节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以及工艺变革。
面向下一代技术,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成新电池技术正加速到来,对锂电材料的需求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