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碳”有多赚钱?看看电力企业的“入账单”
4月26日,随着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电电力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五大发电集团主力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已全部公布完毕。记者梳理发现,多家公司新增一项收益——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的碳排放权交易收入分别达到约3.02亿元、2.69亿元和1.4亿元,国电电力碳排放配额本期发生额接近1.17亿元。
这里的“碳”是指碳排放权,简单说就是在碳市场体系中,控排企业持有温室气体可排放量的配额。对于企业而言,减碳往往是一件花钱的事。但只要管理得好,碳配额也可以作为一笔资产,除了拿来买卖,还能用于发债、托管、碳基金等。那么,碳资产保值增值是如何实现的?
碳管理业务重要性突显
“相比早期被动减排,企业越来越关注碳的价值,迫切希望做好碳资产管理。”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仲波表示,以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为例,在主管部门统一下发初始配额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排放,盈余的碳配额用好了即可产生价值。“尤其是大型发电集团,很早便着手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对减排政策、交易规则等要求比较熟悉,管理更为规范,大多还有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公司。”
如其所言,收益背后离不开专业化。中国大唐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低碳公司可提供低碳履约、碳资产开发及营销、绿色体系咨询等服务。除了统筹开展碳资产管理与低碳服务外,公司还协助集团完成相关建章立制、体系构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当日,该公司协助集团所属企业完成首日交易,去年12月14日提前完成了大唐集团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清缴工作。
“充分发挥碳资产绿色资产属性价值,我们协助大唐七台河电厂,先后完成国内首单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参与下的碳排放权担保业务,以及采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排放权交易所系统‘双质押登记’的质押贷款业务,打通控排企业利用碳资产融资新渠道。”该负责人举例说。
“卖碳”有多火,从管理公司的表现也能看出一二。国网英大披露,其全资子公司英大碳资产公司去年完成营业收入2577.67万元、同比增长18.41倍,净利润达217.68万元,成立以来首次实现经营性盈利。“碳管理业务的重要性逐步显现,越来越多大型能源央企开始布局碳管理业务,传统民营碳公司也纷纷入局。”
实现碳资产价值最大化
有了专业的管理者,碳怎么“卖”出去?企业又如何获取收益?
上述负责人表示,碳资产管理的核心内涵在于,确立企业生产周期中的“碳引领”作用,将碳资产从惰性配额履约工作中激活,进而融入企业投资、营销、生产、财管、社会责任等各个环节,再分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帮助电力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与基础管理,也就是构建制度体系、打牢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着重关注现代营销观下的配额资产交易与减排量开发利用,有条件的企业可进一步基于财务管理实施金融领域创新。”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碳资产公司董事长魏子杰进一步称,碳资产公司具有专业化的交易团队,完备的碳交易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科学的市场分析手段,可为托管企业适时制定置换交易等灵活多变的交易策略,还能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利用融资工具发挥碳资产的最大价值。“在盘活企业碳资产、实现低成本履约的同时,为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碳资产管理体系,可以优化组织决策流程,定制交易优化策略和风险对冲管理策略,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
记者还了解到,碳资产公司对排放及配额量的核算过程、数据链条更加专业,对政策及行业动态的跟进也更及时,由此可帮助企业避免因认识不到位、技术处理不当造成的损失。“碳价实时波动,手握配额什么时候卖出最合适?市场允许一部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超额排量,怎么使用最合适?有些企业履约数据质量差,有可能面临被使用高限值排放因子计算排放量的窘境,非但没有收益,反过来还要多花钱买配额,如何避免?这些难题都可以交由管理公司解决。”于仲波举例。
警惕“炒热度”“挣快钱”
碳圈火爆,吸引更多参与者想来分一杯羹。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提醒,要警惕“炒热度”“挣快钱”等倾向。
“有些所谓的管理公司,过度渲染碳资产未来价值,开展低水平教培服务,收取高额培训费。有的企业缺乏市场认知、管理经验及资金基础,贸然开展碳资产管理服务业务。最为严重的是,部分咨询机构利用控排单位侥幸心理,进行数据造假以谋取利益,严重影响了碳市场的数据真实性与市场公信力。”上述负责人坦言。
魏子杰认为,短期内,大量新成立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涌现。从多年经验来看,低碳行业需要深厚底蕴,从业者既要具备所处细分行业的知识背景,也需要专业的交易能力、突出的研发实力,短期速成难以掌握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本领。“对此,建议建立碳资产公司准入制度,设置企业资本、从业能力、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历史业绩等指标条件,对合规准入的碳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备案。或者实行业务许可制,进行积分评级管理,相关企业达到一定评级标准后方可开展某类碳资产管理业务。”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真正挖掘资产的价值还需形成多方合力。“控排企业要提升低碳发展意识、碳市场参与意识,严格遵守碳市场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开展碳资产管理,用活用好碳资产。各类咨询服务机构要树立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建立行业自律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从资产角度来看,需进一步研究开展碳的资产属性发掘工作,提升市场各方对其作为资产的接受度和认知程度。在打好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碳资产管理运作工作,让碳资产真正成为绿色投融资的引导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