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全力推进新疆200MW/100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
当“上天的材料”助力长时储能
飞机掠过天空、火箭奔向宇宙,从机身、引擎到火箭发动机壳体等部件,许多航天设备能“一飞冲天”,都离不开“钒”的身影。钒元素,因其合金材料耐高温高压的特性,被称为“合金中的维生素”。
以问题为导向,研发团队主动对接该技术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头部科研机构、原料供应企业、设备集成企业,从基本材料、结构设计、集成优化、调控运维等方面入手,极大提升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比于其他全钒液流项目,三峡科研院开展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主要面向规模化的风光场站,目前已在跟踪发电计划、平滑风电功率输出、黑启动等多种应用场景下得到实际验证。”三峡科研院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卓彦介绍道。
近期,目前全球在建容量最大的液流储能项目——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光伏配套200 MW/1000 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预计年末具备并网条件,投产后可维持5个小时的储能时长。三峡科研院通过集成创新,为该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开启了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规模化探索步伐。
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试验基地入选电力科普试验基地
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旨在探索解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规模化储能技术、并网技术、一体化调度技术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目前,基地已与国内20余所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并取得了多项行业领先的科研成果。
作为电力科普基地,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在科技成果孵化、科技应用探索、科技创新交流、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地建设储能技术检测实验室及大规模仿真技术实验室,配备多种新型储能系统设备和多类型科普设施,面向科技专家和学者提供了专业的交流平台。此外,基地作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基地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的沟通合作,促进先进科研成果生产落地示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步,三峡科研院将携手集团各相关单位,进一步推进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技术创新,为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同时,基地将充分发挥科普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单位和个人投身电力科普事业,推动我国电力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