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网卡住全球能源转型,储能崛起,铜是新石油!
人工智能时代电力需求暴涨,欧美老旧的电网设施却在摇摇欲坠,一场关乎能源安全与AI未来的竞赛已经拉开序幕。
“欧洲电网平均运行50年、北美40年,多数接近寿命终点。”高盛在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防使电网成为能源安全核心》报告中发出警告,西方老化电网已成为AI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键瓶颈”。
这份由分析师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撰写的报告指出,美国13个电力市场中已有9个在今年夏季达到临界紧张状态。到2030年,除一个市场外,所有美国区域电力市场都将达到临界紧张状态。
当AI的算力饥渴遇上老化的电网设施,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电网老化,欧美能源安全现危机:高盛报告直指西方电网老化的严峻现实——这些基础设施多数已接近设计运营寿命的终点。报告警告,电网已成为美国能源安全中的“薄弱环节”。美国能源安全政策的核心焦点已从传统的原油运输、液化天然气货运或页岩油产量,转向了运行近半个世纪、备用容量有限的电网系统。
电力需求增长对美国区域市场造成的压力已经显现。被誉为“全球数据中心之都”的弗吉尼亚州PJM电力市场在2022年遭遇了重大输电阻塞。
这种困境不仅限于美国,韩国专家最近也警告,AI时代的电力需求可能瞬间波动高达50%,电网基础设施不足可能导致全国性停电危机。可再生能源的可变性至少可以部分预测和测量,但AI数据中心的波动性难以预测,且负载过大,给电力系统带来相当大的负担。”
AI崛起,电力需求剧增:AI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堪比大型经济体,其需求特征与传统负载大相径庭。如果千兆瓦级数据中心进行此类训练,将对电网构成重大挑战。当需求突然崩溃,与供应不匹配时,频率和电压将变得不稳定,从而对电网造成重压并可能导致停电。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从去年的415太瓦时飙升至2030年的945太瓦时——这一增长幅度令人震惊。
高盛分析师强调,电网、AI和国防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使得电网升级成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AI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这意味着未来电力需求将持续大幅增长。
铜,新时代的“石油”:在高盛看来,电网升级需求正将铜转变为“新石油”。电网升级是金属密集型项目,作为电网建设的核心材料,铜的战略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高盛预测到2030年末,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约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这一增长相当于在全球需求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美国的消费量。
基于这一需求前景,高盛维持其2027年铜价10750美元/吨的预测目标。这一看涨预测反映了市场对铜在能源转型中关键地位的共识。电网现代化不再仅仅是基础设施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议题,而铜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资源。
全球响应,能源竞赛开启:面对危机,各国政府已开始行动。2025年9月18日,美国能源部电网部署办公室正式启动“电力加速计划”,旨在大力推动电网基础设施项目快速落地。美国能源部表示将动用“输电促进计划”、“电网弹性与创新伙伴计划”等多项资金渠道,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补助、贷款担保和技术协助。
储能崛起,中美领跑
在电网升级竞赛中,储能成为关键一环。全球储能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美国和大中华区。
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表现活跃。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64.3GW,同比增长59%。中国不仅大力发展储能产业,同时也在积极推进电网基础设施升级。高盛报告指出,中国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网络,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电力基础设体系。
AI+能源,智能电网新解法:为应对电网挑战,AI本身也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9月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AI技术可在三个方面助力电网升级:提升新能源发电预测精度,优化电网调度,以及提高储能运维效率。
中国电网正从传统“源随荷动”模式向“源网荷储互动”新模式转型,AI正成为这一转型的“智慧大脑”。它打破传统电力系统时空壁垒,通过多主体协同优化提升绿电消纳能力。全球电网升级竞赛已经开启,谁能率先突破瓶颈,谁就能在AI时代占据先机。
纽约州长Kathy Hochul直言:“虽然联邦政府在能源政策上让我们倒退,但纽约对清洁能源的承诺不会受挫。”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能源赛中,铜成为意外的赢家,储能则是不可或缺的助手,而AI既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老旧的电网不再是遥远的基础设施话题,而是国家安全、AI未来和能源转型的核心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