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储能+售电组合拳
当一家制造企业同时敲开储能和售电两扇门,它的电费账单开始发生神奇变化——高峰用电不再焦虑,电费支出月省数万,甚至还能从电力市场“赚钱”。
2025年夏季用电高峰,江苏某工业园区因限电政策面临停产危机。然而园区内一家科技企业却灯火通明,生产丝毫未受影响。
“我们的储能设备每天高峰时段放电2000度,售电公司又帮我们锁定了低价中长期合约。”企业负责人表示,“当月电费省了8.7万元,还避免了停产的损失。”
这样的案例正在全国频繁上演。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储能+售电的组合正在成为企业能源管理的“黄金搭档”,创造着远超单一解决方案的协同价值。
01 黄金组合:为什么1+1>2?
很多企业主会有疑问:我已经找了售电公司买便宜电,为什么还要上储能?
答案很简单:售电解决的是“买电便宜”的问题,储能解决的是“用电划算”的问题。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用电成本的最小化。
售电公司通过聚合用户需求,为用户争取到更低的中长期合同电价;而储能系统则通过每日的峰谷套利,进一步放大价差收益。
这就好比批发采购:售电公司帮你以批发价买到商品(电能),而储能系统则帮你选择最佳销售时机(高峰放电),实现收益最大化。
02 储能的魔法:如何让便宜电更便宜
假设某企业通过售电公司拿到了0.65元/度的优惠电价,但这只是平均价格。实际上,电网的峰谷电价差仍在拉大,很多地区峰谷价差已超过0.8元/度。
这时,储能系统就能发挥关键作用:夜间以0.3元/度的谷电价格充电,白天在1.1元/度的峰电价格放电,即使已经享受了售电优惠,仍能每度电再赚0.5元以上的价差。
具体来说,1MWh储能系统:
每天充放电2次,价差0.8元/度
年运行330天,年收益可达:1000度×0.8元×2次×330天=52.8万元
业主分成20%,年净收益10.56万元
这相当于在售电优惠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10%以上的节电效果。
03 售电的革新:从“中间商”到“理财师”
传统售电公司只是简单的“电贩子”,赚取批零差价;而新型售电公司正在成为企业的“电力理财师”。他们通过先进的算法和电力市场交易经验,不仅帮助企业获得更优惠的电价,还能:
预测电力市场价格波动,优化购电策略
结合企业用电特性,定制个性化套餐
参与现货市场交易,捕捉瞬时价差机会
某制造业企业每月用电100万度,售电公司通过优化购电策略,每度电降低0.01元,一年就可节省电费12万元。再加上储能的收益,综合节电效果可达20%-30%。
04 协同效应:储售结合的多重收益
当储能与售电结合,产生的协同效应远超单一应用:
收益协同:售电降低基础电价,储能扩大峰谷价差,两者叠加实现收益最大化
风险对冲:售电锁定中长期价格,规避市场风险;储能捕捉短期价差,获取超额收益
功能互补:售电解决“买”的问题,储能解决“用”的问题,共同优化企业用电全流程
增值服务:动态增容,避免超容罚款;需求响应,获取额外补贴;应急备用,保障生产连续性;碳交易参与,获取环境收益某工业园区在引入储售结合方案后,综合用电成本下降35%,每年节省电费支出超过300万元。
05 落地路径:企业如何分步实施
对于用电量较大的企业(年电费50万元以上),推荐采用分步实施策略:
第一步:先签售电,零成本、零风险;立即享受电费下降;建立市场交易意识。
第二步:后上储能,提供闲置场地即可;共享储能收益分成;享受多重增值服务
第三步:优化运行,基于历史用电数据;优化储能控制策略;参与电力现货交易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售电+储能”打包服务模式,企业只需提供一个接口,就能享受全方位的能源管理服务。
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2025年将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提前布局的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
未来五年,用电成本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那些早早布局储能和售电的企业,已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而当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放开,这些企业更将凭借其成熟的能源管理经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