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储能市场PCS价格
一、价格现状与降本驱动
价格持续下行
2024年,储能PCS价格因产业链整体降本压力持续走低。源网侧储能PCS报价低至0.08-0.09元/W,工商业储能PCS均价为0.11-0.12元/W,较2023年进一步下降。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原材料国产化(如IGBT)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化。例如,国产IGBT价格较国际品牌低30%,工商业PCS的IGBT国产化率已达50%。
低价竞争与行业风险
2024年储能行业价格战激烈,部分企业为清库存甚至以低于成本价中标,导致系统集成环节利润空间被压缩。例如,磷酸铁锂电池电芯价格从2023年的0.9-1.0元/Wh降至2024年的0.3元/Wh,PCS等环节成本下降空间已趋近极限。
二、2025年价格走势预测
触底反弹可能性增加
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储能PCS价格可能结束单边下跌,逐步企稳甚至小幅反弹。主要原因包括:成本压缩接近极限:IGBT、液冷技术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较高,进一步降本空间有限;
政策引导转向:央企招标开始降低价格权重(从45%降至35%),更注重性能与安全,减少低价恶性竞争;
产能出清加速:2024年部分中小厂商因亏损退出市场,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议价能力增强。
技术升级支撑价格分化
高压化与SiC技术:搭载碳化硅(SiC)器件的PCS效率更高,但初期成本较高,可能形成高端产品溢价。例如,盛弘股份、英博电气等企业已推出支持SiC技术的PCS产品。
构网型与液冷技术:面向电网侧的大功率PCS(如2.5MW集中式)和液冷系统需求增长,技术门槛提升可能减缓价格下跌。
三、区域与市场差异
国内市场
源网侧主导:2024年上半年源网侧PCS出货量占比79%,工商业和户储分别占13%和8%。源网侧项目对价格敏感度更高,但政策转向可能推动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安全标准升级:新版国标《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要求》增加了调频、故障穿越等性能要求,可能增加合规成本,抑制低价低质产品流通。
海外市场
高毛利与需求释放:海外市场对PCS价格敏感度较低,且订单规模大(如中东10GWh级项目)。中国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如海外建厂)和技术授权提升竞争力,预计2025年海外订单将支撑PCS价格稳定。
四、企业策略与行业影响
头部企业优势巩固
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在价格战中更具抗压能力。2024年国内EPC中标订单中,头部企业占比显著提升,进一步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
差异化竞争路径
中小厂商需通过技术创新(如模块化设计、3S融合)或细分市场(如户用储能、离网微电网)实现突围。例如,东南亚高温高湿环境专用PCS、氢储能配套系统等差异化产品可能形成局部溢价。
总结与展望
2025年储能PCS价格将呈现“触底企稳、结构性分化”的特点:
国内市场价格战缓和:源网侧PCS均价或回升至0.10-0.12元/W,工商业PCS稳定在0.12-0.15元/W;
高端技术产品溢价:SiC、构网型等高性能PCS价格或高于传统产品10%-20%;
海外市场支撑利润:出口订单毛利率有望维持15%-20%,成为企业重要盈利来源
文章来源:储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