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署了一项储能项目合同。该项目的储能容量为7.8GWh,将分布在沙特的Najran、Madaya和KhamisMushait地区。预计该项目将在2024年开始交付,并计划于2025年实现全容量并网运行。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阳光电源是国内光伏逆变器赛道的龙头企业。2023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全球发货10.5GWh,发货量连续八年中国企业第一,贡献营收178.02亿元,同比增长75.79%。本次合作也并非阳光电源首次落子沙特,此前公司已拿下两个沙特储能项目,本次签约意味着公司的储能出海进一步拓展。此外,7月16日,晶科能源、TCL中环也相继公告计划在沙特投建新能源项目。其中,晶科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晶科中东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简称“PIF”)全资子公司RELC、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简称“VI”)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将在沙特建设并运营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额约9.85亿美元。TCL中环亦公告称,拟与RELC等签署股东协议,预计以约20.8亿美元共同在沙特投建年产20GW光伏硅片项目。上述的投资合作覆盖了光伏电池和组件、硅片等环节,背后体现出沙特作为“中东土豪”加码新能源建设、打造光伏一体化产业链的决心。中东光照资源丰富,在能源转型及政府投资推动下,地面电站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同时,配储比例及长时储能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光储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且持续性很强。
良好的贸易传统。中东连接亚、非、欧三大洲,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从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与中东的贸易品类也从丝绸、瓷器、香料、茶叶向能源化工、工程基建、家用家电等多元化方向转变,贸易额十年间增长超10倍,中国成为中东第一大贸易伙伴。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中东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输出国,沙特70%的收入来自于石油、天然气,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其每年的太阳能辐射总量高达2000-2500千瓦时/平方米,而中国大部分地区在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所以中东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先天优势。于是,面对中东这片有阳光、有资金、有需求的珍贵市场,中国光伏企业纷纷扬帆“闯”中东,加快在中东地区的掘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