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征关税 预计推动韩国储能电池需求增长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新关税,中国进口商品整体加征10%,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加征25%。此举将使中国电池的综合关税升至近40%,或将促进韩国电池制造商的市场机会。三星SDI预计,美国对华贸易限制将推高韩国储能电池(ESS)需求,并可能调整部分生产线以适应市场变化。
美国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 于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额外关税。根据新政策,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则加征25%,其中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关税较低,为10%。
关税上调或加速储能市场供应链调整
特朗普政府称,此次关税调整是基于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旨在应对美国国内的国家紧急状况,特别是限制用于制造芬太尼(Fentanyl)的化学品进口,以遏制国内阿片类药物危机。此外,针对中国的措施更为广泛,包括 “打击中国的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以及其他不合理贸易行为”。
这一举措将使中国电池产品的综合关税升至近40%。据 Energy-Storage.news报道,美国目前对中国电池产品征收3.4%基础关税,并计划在 2026年对储能系统(BESS)施加25%的《301条款》 关税(该税率已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在新政影响下,中国电池的累计关税将达到 38.4%。
中国电池仍具全球竞争力 但美国产业政策或推动本土制造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中国仍占据全球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电动汽车(EV)电池和储能电池(BESS) 领域。数据显示,中国电池的成本竞争力显著。
据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 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BESS)均价下降40%,达到 165美元/kWh,其中中国BESS均价仅为101美元/kWh,约为美国和欧洲BESS价格的三分之一。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征关税,为本土制造提供竞争优势,以缩小这一价格差距。
然而,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 菊间一秀 (Isshu Kikuma)认为,即使美国对中国电池加征关税至 60%,也难以阻挡美国储能市场的增长势头。
韩国电池厂商迎来新机遇 三星SDI计划调整生产线
面对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压力,韩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三星SDI预计韩国储能电池(ESS)需求将增长。
三星SDI在1月底公布的2024年Q4及全年财报 中表示,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23%,至 16.592万亿韩元(约113亿美元),净利润则下降 72%,至 5760亿韩元。
尽管整体业绩下滑,储能业务(ESS)在Q4创下历史最高营收,部分原因是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强劲,以及美欧政策推动本土供应链。三星SDI在财报中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更强硬立场 以及 欧洲更严格的碳排放法规,都将为公司储能和电动汽车电池业务带来市场机遇。
此外,三星SDI 正考虑调整韩国工厂部分生产线,从电动汽车用NMC(镍钴锰)电池转向生产磷酸铁锂(LFP)储能电池。LFP电池因成本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近年来在储能市场受到青睐。目前,LFP市场由中国厂商主导,三星SDI此举意在填补美国市场因中国供应链受限而出现的空缺。
三星SDI的韩国竞争对手 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也宣布了类似的调整计划,以适应储能市场的快速变化。
总结
美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新关税政策将进一步影响全球电池和储能产业链。随着中国电池产品综合关税升至近40%,韩国电池厂商可能迎来市场机遇。三星SDI等企业正在调整生产布局,以满足美国市场对非中国电池供应的需求,全球储能产业供应链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