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锂电旺季到固态推进
周五锂电板块关注度较高,淡旺季切换行情是每年的重磅保留节目。9月电池行业排产预计同比+4成,环比+7%。从2022年开始,锂电板块行情分布极其有特点,春节后和金九银十的淡旺季切换是锂电行业的每年保留节目,这期间行业环比边际向好无可争议,需求将持续改善。以宁德2024年看,3-5月和8-10月期间涨幅分别达到50%+和50%+。
今年有什么不同?
1)购置税补贴激化抢装。从2026年1月1日起,购置税由目前免征(最多不超过3万元)改为售价5%征收(最多不超过1.5万元)。
2)锂电设备龙头反馈头部电池厂开启扩产周期。据先导半年报反馈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达到124亿元,同比增长近70%;其中头部电池企业规划未来三年产能翻倍,并将很快签订约20亿元的新订单。
3)固态产业趋势增强中。在郭嘉补贴政策推进下,全固态目标2027年实现小规模装车示范,倒逼4-7月以来设备、材料、电池企业先后建成中试线并落地产品,近期及往后或面临的中期检查和头部电池厂招标是确定性事件,预计头部企业进展和宣发有望持续。
关注几个方向:
1)锂电L型底购置税或带来需求抢装,关注高流动性下龙头估值抬升;
2)材料行业出清涨价逻辑的可能性;
3)前期固态滞胀,随着预计验审临近,珍惜产业有进展行业有催化符合大空间想象力板块。
1、9月排产超预期
Q3旺季,锂电板块整体排产环增6%~8%,延续8月环增,景气度较高,其中宁德时代9月环增8%,排产69.5GWh。
1)需求预期: 今年市场对锂电需求的担忧一是下半年的国内储能(强配取消)、美国储能(关税影响),二是明年的国内动力(购置税退坡),下半年的需求担忧目前看已经证伪,产业链排产持续提升,宁德时代9月排产已接近70GWh,连续2个月环增5%-10%;亿纬等储能代表性企业Q3储能排产也保持15%-20%增长。而对于明年的行业需求,市场普遍悲观,但电池龙头的指引至少是20%以上增长,电解液公司普遍反馈下游订单有接近30%增速;我们的观点是单车带电量提升、重卡持续放量、欧洲车型周期、新兴市场储能持续爆发仍将支撑行业需求增速,维持20%左右增长判断。考虑产业和市场再次出现较大的预期分歧,25Q4-26Q1的排产带来上修的契机。
2)盈利预期: 盈利长期低位、需求持续增长、产品结构升级叠加下,锂电24Q4开始出现结构性紧缺,年内旺季及明年下半年开始部分环节有望进入紧平衡。近期反馈现货偏紧的是6F,主要是行业旺季叠加因低价关停的产能较多,到26年6F有5-8000的涨价空间(考虑关停复产、部分新增产能),若26年新扩产少、27年存在缺口和进一步涨价的可能。铁锂近期组织行业协会反内卷会议,在碳酸锂折扣等方面达成共识,对盈利稳定有所助力。
3)锂电板块当前的估值仍未脱离过去两年平衡市的框架,宁德时代对应25、26年的PE分别为21、17X,考虑估值切换,看26年20X还有15%-20%空间,若考虑港股明显溢价、格局稳定后按DCF估值,牛市估值应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二线电池业绩弹性更大,亿纬锂能26年考虑宝马大圆柱、马来储能基地放量;欣旺达考虑稼动率提升、动力高端客户和储能大电芯突破。
2、涨价预期
近期6F、干法隔膜等材料出现价格上涨,行业反内卷会议积极响应,结合H2、26年(产业反馈保守20%+增长)景气度延续强劲,或促进产业链供需拐点、价格回升。国内头部储能企业(c、zh、xwd、yw、hc等)已接近满产,后续或开始在非头部客户提价。
以6F为例,25年7月全球电解液产量18.7万吨,预计8月将达到19.5万吨,未来三个月电解液产量仍将小幅攀升。对应7月的6F需求量达到2.25万吨,供应2.28万吨,供应盈余。根据鑫椤锂电显示,6F现有月度名义产能3.66万吨,月度有效产能2.45万吨,预计从9月份开始6F需求量将超过2.46万吨,将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另外,6F厂商还有布局硫化锂的逻辑:
- 天赐材料:基于现有的液态锂盐基础,开发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现阶段为中试,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
- 天际股份:公司正推动硫化锂专利的产业化。
- 多氟多:公司具备部分材料产业化的能力。
3、固态进展超预期
近期头部锂电设备企业固态订单高增,年化近高倍数增长;据设备公司反馈,3Q25~1H26产业集中全固态中试线,半固态量产线交付,目前全固态电芯容量规模提升至20~30Ah,若1年内不上中试线无法卡住时间节点(2027年小批量装车量产),固态中试量产拐点已明确。9月底工信部审厂即将来临,年内头部厂商将开启设备招标,行业催化密集:
- 先导:电话会对全固态订单展望乐观,去年1亿,25H1 4-5亿,下半年继续加速,未来几年每年3倍增速。
- 洗霸:硫化锂需求超预期,当前出货2吨/月,产能扩充加速,马上新增20吨产能,年底再落地100吨产能。
- 远航: 按照头部客户规格要求二次送样在即。
- 紫江: 铝塑膜格局稳定,核心设备/材料自制,竞对多在海外,固态领域较少碰到竞对,后续重要时间点为9.10威尔股东大会审议购买议案、若顺利,有望Q4并表,年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