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企业样本:龙头贝特瑞营收同比增31.59%
国内负极材料产业领域,已形成由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来三大龙头企业领先的竞争格局。贝特瑞作为拥有负极材料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为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
2023年上半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出货量国内占比约26%,连续13年在全球负极出货量上保持领先地位,全球占比约25%。
8月27日,贝特瑞公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营收为134.23亿元,与2022年的102.01亿元相比,同比增长了31.5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8亿元,同比增长1680.93%。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8.63%,环比增长89.08%。公司经营业绩相较一季度向好态势明显。
近年来,贝特瑞扩产的负极材料包括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等。
营收同比增长31.59%
半年报显示,贝特瑞的总资产为282.7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6.47%,相较去年底下降7.22%。
报告中提到,贝特瑞不断强化供应链管理,实施精益管理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加快核心工序的建设、海外基地的扩展,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
二季度的盈利表现亮眼。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66.58亿元,同比增长8.76%。归母净利润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18.63%,环比增长了89.08%。
盈利能力有显著提升。毛利率为15.65%,比一季度增加了1.33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9.02%,环比一季度上升了4.12个百分点。
负极出货量持续领先,据贝特瑞介绍,公司围绕原料采购、核心工序等方面全方位贯彻落实降本提效理念,推动重大技术革新和重大降本专项,提升了整体经营质量。
半年报显示,负极材料营业收入63.27亿元,毛利率达21.18%,在所有业务线中最高。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49.5万吨/年,销量超过17万吨。
正极经营质量持续提升。该公司持续聚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以提升经营质量为目标,报告期内,通过精益降本等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半年报显示,正极材料营业收入达到68.9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95.30%,毛利率为8.54%。与其他业务线相比,增长最为显著。截止报告期末,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实现正极材料销量超过1.9万吨。
研发费用达4.58亿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关键因素。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量达到了约72.9万吨,实现了同比增长的20%。同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产量也有所增长,达到约14.1万吨,同比增长17%。
据介绍,公司拥有从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到先进负极材料的全面产品线。在天然石墨领域,贝特瑞已经形成了从矿山开采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半年报显示,该公司的研发费用达4.58亿元。其研究院的技术研发团队已超过800人,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5亿元。
除了在锂电正负极等主营业务方向拥有多个研发团队,贝特瑞在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及太阳能光伏等前沿材料也都有布局。
据了解,硅基负极优势可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大幅提升锂电的充放电效率。目前来看,快充技术正成为动力电池制造商新一轮的竞争焦点。
从研发实际情况来看,贝特瑞研发的第五代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为2000mAh/g,硅氧负极材料比容量为1500mAh/g,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贝特瑞同样在正极材料领域取得成果,主要研发和生产低钴、高能量密度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如NCA和NCM811。这些材料不仅能量密度高,性价比也非常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贝特瑞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实现NCA三元材料产业化的企业之一,NCA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因其在资源、低温性能和功率性能等方面表现的优势,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和铅酸电池的升级替代。2023年成为钠电产业化元年。
在钠电池方面,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发布比容量可达350mAh/g和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0%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探钠350”,以及比容量可达145mAh/g和压实密度大于3.4g/cc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贝钠-O3B”,产品综合性能在行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今年3月,贝特瑞与雅迪科技子公司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除此之外,贝特瑞在正在进行国际布局,当前正积极推进在印尼的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