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锂电池0.5元/Wh时代,对产业链影响几何?
“储能锂电池市场正式进入0.5元/Wh时代。”近日,储能电池厂商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在高工光伏新型储能大会官宣了降价的消息,吸引业界关注。
楚能宣布,到今年底280Ah储能锂电池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不含税)销售,且该价格不受上游碳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
有的企业坦言,0.5元/Wh的不含税价格对于部分电池厂来说是亏本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参与会议的光伏企业阿特斯则在现场指出,这个价格其实其他电池厂商也可以做到,不会亏本。
在楚能打响降价“第一枪“”后,目前市场上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已经先行一步,以0.5元/Wh(折合含税价格0.565元/Wh)开始销售。据透露:采购量大的话,还能再打折扣。
显然,楚能降价的举措已经成为行业的一个开端,将对整个产业链带来影响。
储能电池
价格战、洗牌潮加速降临
对储能电池而言,目前市场上储能电芯的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几乎应声而来。
尽管海内外储能市场的装机量在今年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但储能电池的产能增幅更大,从而造成了储能电池产能的阶段性供应过剩。
GGII数据显示,由于行业扩产积极,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连3成都不到。
一直以来,储能市场是动力电池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去处。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为代表,动力电池厂商普遍布局储能电池,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储能业务也一度为电池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电池系统产能为254GWh,而产量仅为154GWh,产能利用率跌至60.5%,闲置产能达100GWh。此外,还有100GWh的在建产能。
以宁德时代为标志,储能电池市场已迅速从产能紧缺切换到了产能过剩。
过去两年,储能电池赛道涌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玩家。高工储能将储能电池市场的玩家简单分为了四大类,一类是动力电池企业杀入“储能电池赛道”。两者在制造工艺上有着相似之处;第二类是光伏玩家跨界入局造储能电池,如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等。第三类是新崛起的储能电池“新势力”企业,包含了海辰储能、宝丰集团、楚能新能源、盛虹动能、三一锂能等,其中不少都是有实力的产业集团从其他能源赛道跨界而来;第四类则是一些储能电池领域的“老兵”,它们较早入局储能领域,并逐渐将储能电池上升为主营业务,如南都电源、鹏辉能源、海基新能源等。
伴随入局者激增,储能电池产能亦在同步增加。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储能电池(含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及系统产能已经超2TWh。
今年7月,GGII在报告中警示,储能电池市场的集中度正在扩大,三、四线和新进入企业可能会被边缘化。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战、洗牌潮正在加速到来。
储能系统及业主
短期影响不大,但明年将持续下降
电芯价格的突然性下降,短期对储能系统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储能系统价格整体下行已经成为行业整体趋势,储能系统“内卷”也已经成为行业现状。
事实上,不仅是储能电芯价格下降,储能系统价格走低趋势也很直观。
比如,在7月中国能建2023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比亚迪在0.5C标段和0.25C标段以最低报价0.996元/Wh和0.866元/Wh中标。
中国能建2023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分为1C(1小时系统)、0.5C(2小时系统)、0.25C(4小时系统)三个标段集采,规模合计3.5GWh。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0.5C标段和0.25C标段均吸引了50多家企业参与投标,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参与竞标。据统计,1C标段报价均价1.305元/Wh,0.5C标段报价均价1.056元/Wh,0.25C标段报价均价0.987元/Wh。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兼储能事业部总裁徐清清曾表示,碳酸锂价格下降对储能系统成本影响很大。“去年碳酸锂价格维持高位时,电池成本占储能系统的70%-80%。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占比有望回归至60%甚至60%以内。”
但由于储能系统集成商交货有周期,有的周期会是一年,所以集成商报价低实际反映了对交货时期的成本判断,而不是基于当前电芯价格。但储能电芯价格不断下降、产能过剩,将对2024年的储能市场影响较大,或将出现储能整体成本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储能系统主材——电芯的下降,对终端业主投建将是一大助力。储能电芯的下降或将带来装机高潮;但储能盈利性仍将是关键。
一直以来,国内电力储能市场被冠以“低毛利”的标签,核心因素仍是盈利性不足。天合战略市场与产品管理总监李秉文向高工储能表示,从国内储能结构来分析,目前储能系统毛利低并不是短期造成的,而是由于电力储能业主范围窄(集中在“五大六小”、“两建”)、经济模式不明确等综合造成。电力储能如今的行业现状有如前几年的通信储能。
但无疑,储能价格整体下降趋势,亦是助推国内储能投建的重要内因之一。2023年已经接近9月,基于上述趋势可以猜想的是,2024年储能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