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入局储能电池,是“馅饼”还是“陷阱”?
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等光伏组件企业,以及硅料龙头协鑫集成,都在加码储能领域,并都已经延伸向上游锂电池制造环节。
最先涉足锂电池制造的是天合光能。在储能领域,天合光能子公司天合储能2022年国内出货量超过1.5GWh,全球出货量近2GWh,成功交付国内单体800MWh储能项目。天合是少数拥有电芯产能的光伏系企业之一,目前已全面推出12000次循环的储能天合芯。
紧随其后加码锂电池制造的是阿特斯、协鑫集团与晶科能源。
2022年8月29日,阿特斯的储能系统项目在江苏大丰经开区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02亿元,分两期建设,达产后可形成20GWh电芯和储能系统的生产能力。
6月21日,硅料龙头协鑫集团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储能电芯、储能PACK电池、移动能源、产业基金合作、储能产业投资等领域合作。其中,协鑫集团将在珠海布局40GWh储能电芯项目。在去年年底,协鑫锂电与Zim-Thai Tantalum(Private)Limited公司签署了共同投资开发在津巴布韦EPO1780锂矿资源合同。在7月1日,四川协鑫锂电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在四川省眉山市正式投产。
7月4日,晶科储能年产12GWh储能系统与12GWh储能电池建设项目已在浙江海宁开工,总投资84.3亿元,规划建设储能电芯车间、模组Pack车间、储能系统组装车间等,预计今年底首条产线投产,明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
可以看到,阿特斯、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的电芯规划产能均超过10GWh。其中,协鑫集团甚至已经开始布局锂矿及储能材料领域。
涉足锂电池制造,对光伏企业来说,是“馅饼”与“陷阱”并存。
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作为光伏、风电、锂电池、逆变器、化工、家电、新创业公司以及其它行业的各路玩家入局储能的“第一站”,正在变得异常拥挤,业内甚至有断言“80%的系统集成商明年会倒下。”
因此,光伏企业中,尤其是没有逆变器产能的组件企业,正在持续上探锂电池制造。
光伏巨头们掌握着储能产业链下游的市场和渠道资源,加码锂电池制造,打造一体化产业布局,意味着可以攫取更多的产业链利润,同时也能保障供应链安全,把控产品质量,并更好地卡位储能赛道。
在生产光伏组件时,光伏企业可能只需要大规模生产能力。而锂电池行业既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相较于光伏产业,锂电产业链条更长。对光伏企业来说,涉足锂电池制造还意味着,在硅料价格波动之外,也将承受锂矿等原材料价格震荡带来的风险。
此外,当前储能产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风险、毛利率下降、商业模式不清晰、新能源强制配储利用率不高、劣币驱除良币等诸多问题,且多数储能企业尚处在盈利边缘挣扎。光伏企业此时入局锂电池制造,在提前卡位赛道获得先发优势的同时,前期的巨大投入也将使企业承受更大的营收压力。
总体而言,光伏企业加码锂电池制造,既是“机遇”也暗藏“危险”,需要企业决策层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