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亿规模,储能的产业格局!
在“双碳”战略的持续推动下,储能产业的兴起可以说恰逢其时。当下,储能政策、产业链、应用场景基本上已经成型了,而后这个产业开始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2022年普遍被行业称之为“储能元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在会上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将倒逼能源基础设施全面转型和新型储能产业大发展,新能源+储能的黄金组合,预计15-20年发展成十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当然,储能产业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诸多挑战,海辰储能的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就多次强调一个观点:未来三年是储能行业“生死卡位赛”。储能正进入新的淘汰赛与发展时期,这一产业正进入新的淘汰赛时期。
储能产业链主要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工程总包(EPC)。根据电化学储能对储能产业链的不完全统计,我们来共同梳理当下的储能产业格局:
1、储能集成企业
2、储能电池企业
3、储能PCS企业
4、储能BMS企业
5、储能EMS企业
6、储能EPC企业
7、跨界储能企业
考虑到新能源电力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以及电网使用负荷,引入用储能系统可以起到稳定电网(减低再生能源波动影响)和延缓电网扩容(削峰填谷)的作用,2023年更被成为是我国工商业储能爆发“元年”。
近几年,新能源风光发电被强制要求配备10%-20%的储能系统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新能源和储能行业专家文宝玉先生认为,因为储能系统受益者是电网,应由电网建设,储能成本应纳入输变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