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多重变局 2023锂价还能一路“狂飙”吗?
新能源汽车行业热度延续,拉动动力电池装车量大幅增长,锂电板块热度居高不下,产业链掀起投资扩产的热潮。
近日,多家锂矿供应商发布了2022年的财报业绩预告,从整体情况来看,锂矿行业在过去的一年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天齐锂业预计,2022年净利润约为231亿~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赣锋锂业发布的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盈利180亿~220亿元,同比增长达244.27%~320.78%;盐湖股份表示,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94%~248.33%;天华超净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64亿~68亿元,同比增长602.76%~646.68%。
对此,多家锂矿企业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全行业对锂盐的需求增长,从而驱动了公司2022年业绩大增。不过,随着从去年年底碳酸锂价格的频频回落,再加上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或将放缓,锂矿行业的超高速增长态势恐怕很难延续。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锂价拐点或在2023年到来,价格可能从高位回落,2024年随着供应过剩压力增大,锂价将显著下行。
“锂矿一响 黄金万两”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8日,万得锂矿和动力电池相关公司共有129家公司公布业绩预告,有83家公司预喜(预增、略增、续盈、扭亏),占比超过6成。其中,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比亚迪、盐湖股份等4家公司净利润上限均超100亿元。从增幅来看,53家公司业绩增长翻番,融捷股份、吉翔股份、天齐锂业等3家公司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倍。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天齐锂业方面表示,这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2022年度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赣锋锂业同样认为,2022年,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锂盐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上涨。
锂矿企业的业绩“狂飙”直接得益于锂价的上涨。据SMM分析,除了在去年4月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导致碳酸锂价格被短暂按下暂停键外,2022年整体锂盐价格因终端动力、储能需求拉涨以及下游产能扩张而持续走高,并于11月9日冲至历史高位56.75万元/吨。随后,在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碳酸锂现货报价在年底迎来小幅回调,但依旧处于相对高位。根据光大证券披露的数据,2022年4个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分别为40万元/吨、47.17万元/吨、47.99万元/吨和54.72万元/吨。从全年来看,2022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累计涨幅约为84%。无怪乎业内人士戏称“锂矿一响,黄金万辆”。
之所以锂价疯狂上涨,根本原因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由供需不平衡导致。分析称,2022年一季度,受欧美政策刺激、终端市场快速增长及产业链中游加速扩产影响,上海有色碳酸锂(99%)现货价格从27.5万元/吨,快速上涨至50.3万元/吨。2022年二季度,受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显著下降。2022下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保持高增长,受我国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期、美国实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议会通过2035年禁售燃油车提案等政策刺激,锂价再次企稳上涨,并在澳大利亚锂精矿拍卖的炒作推动下,在2022年11月创下56.75万元/吨的天价。
今年供需结构或改善
“上游吃肉,下游喝汤”的现象在今年还将持续吗?
SMM锂分析师徐颖表示,随着后期矿山放量,锂盐供求关系或转为供过于求,不过锂矿成本仍将对锂盐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随着原料供应预期过剩,成本端价格下行,将会进一步影响锂盐价格走势,锂盐供需结构或有所改善。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数的不断扩大,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全球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都将放缓。彭博社预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60万辆,同比增长大约35%,这明显低于2022年高达55%的增速。中国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超过900万辆,同比增长约为32%。即便是从市场增加的绝对值来看,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也将只比去年增加100万~150万辆左右,与2022年的市场绝对增量(超过300万辆)相比减少了一半。
行业人士坦言,中国仍会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国家补贴正式退出,政策扶持力度减弱,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需求。这一迹象在年初已经有所显现。据统计,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总量为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无论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是本世纪以来的1月最低数据,车市没有实现1月“开门红”。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38.9万辆,同比下降7.3%,环比下降48.2%。去年12月出现的新能源车销量走缓特征仍在延续,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新年伊始,市场进入了消费者对政策观望的过渡阶段。”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新能源车国家补贴退出后,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如期迅速进入冰点,随后将逐步回暖。据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人士透露,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就有个别整车厂停止向上游下单,一方面是感觉到车卖不动;另一方面则是补贴退出以后,今年的市场走向还不明朗,新的定价策略还在酝酿中,在此之前,对上游的订单落地都会暂缓。
除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二大市场的欧洲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2022年四季度以来,欧洲市场已经逐步走出阴霾,总体增长前景看好,但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德国新能源补贴在2023年退坡至1500~2000欧元/辆,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此外,全球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可能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中断,抑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特别是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拟通过差异化补贴政策,把中国电池企业、材料企业排除在其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之外,这也将波及其他国家,从而影响全球范围内对锂矿的需求。
特斯拉降价后的连锁反应
2023年刚开始,特斯拉就打出了一张力度空前的“降价牌”: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两款车型其余版本的降价幅度从2万~4.8万元不等,创下特斯拉在中国售价的历史新低。这顿时引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春节假期前,问界和小鹏汽车迅速跟进,下调产品售价近3万元;开年之后,更多车企开始“花式”降价,广汽埃安推出了5000元/辆的限时交付激励,以及3年0息、低首付限时金融补贴等;五菱汽车宣布,3月31日前,宏光MINIEV的起售价下调3000元至2.98万元;上汽飞凡R7车电分离版车型价格降至19.59万元,降幅约2万元;吉利旗下帝豪品牌也对部分新能源车型进行了降价,下调幅度为1.3万元;就连标榜绝不降价的蔚来也以“清库存”的方式进行了价格调整,有消息称“蔚来开始针对2022款ES6和ES8进行降价促销,价格降幅最高超过10万元”。还有其他车企采用了金融补贴、订金膨胀、外饰限时免费选装、选配打折、保险补贴、交付激励等多种优惠举措,变相降价。
“价格战”对于市场的直接影响应当是销量的提升,但可惜的是,除了特斯拉以外,“蔚小理”和广汽埃安等1月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就连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老大——比亚迪的当月同比增速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市场需求短期内未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价格战”之下,控制成本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车企亟待关注的问题。其中,占据整车成本60%之高的动力电池首当其冲。行业专家认为,在经历过去年的被迫涨价之后,新能源车企多多少少都对供应链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增加供应商数量等,这使得整车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有所增加,推动电池厂商降价变得可能。随之而来的是,电池厂商为了确保自身利润,很有可能会将降成本压力进一步传导至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两方博弈之下,就算锂价不会迅速下降,涨价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
为降低动力电池成本,寻找原材料资源稳定、成本低廉的新技术路线成为另一种选择,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有望在今年加速,从而取代一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
证券机构指出,由于锂价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将钠离子电池纳入研发的重点领域中。据介绍,与锂电池相比,钠电池具有资源丰富和低成本,良好的低温性、倍率性和安全性,生产环节可与锂电池相通等优势,实用化的痛点在于能量密度偏低,一般在80~170Wh/kg之间,且循环性能较差。据测算,钠电池目前材料成本约为0.427元/Wh,其中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成本占比分别为30%、21%和23%,估算结果显示,钠电产业化后的材料成本将比届时的磷酸铁锂电芯低35%。
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已开始布局钠离子电池业务,截至2023年1月,全国钠离子电池已规划产能达到48GWh,从已经建设规模来看,宁德时代是规模最大的,预计出货量在2Gwh,中科海纳1Gwh;下半年传艺也会有1Gwh,规划产能9Gwh;汉行科技预计0.5Gwh。与此同时,车企也正在尝试钠离子电池的装车,有报道称,孚能科技官宣收到江铃集团新能源“同意就EV3车型开展钠离子电池前期适配性预研工作”的通知,相关配置应用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销售。
东吴证券表示,预计2023年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可实现小批量出货,2024年可实现大批量量产,规模有望达到30GWh;浙商证券认为,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总量可以达到88GWh,2030年钠离子电池需求可以达到378GWh。“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廉,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与锂电的差距正逐渐拉近,加上其高倍率、耐低温和更安全的特性较锂电具备独特优势,有望于今年初步形成产业化。”证券机构研报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瓜分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从而导致市场对锂矿需求的进一步下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地球上第七大最丰富的元素,钠在地壳中的储量是锂的420倍,全球分布均匀,完全不必担心短缺问题。
短期增量有限
在锂矿的供给方面,尽管受到高锂价刺激,2022年全球锂资源开发提速明显,但受到建设达产周期长、环保政策及自然条件限制、生产要素不足、资源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因素限制,锂供给增加速度仍相对缓慢,供需失衡显著加剧。不过,这一问题在2023年将有望得到缓解,多家机构指出,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应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据悉,在行业暴利的刺激下,锂资源及锂盐厂扩产迅速。一方面,多个海外锂资源项目经过持续建设扩产,有望在2023年投产放量,不仅包括传统的澳大利亚大矿和南美大型盐湖,也包括非洲锂矿项目开发的提速。另一方面,国内锂资源产业政策松绑,大量锂云母矿、盐湖卤水等有望加速进入市场,中国江西云母、川西锂辉石、青海盐湖也将有6.8万吨新增产量释放。
富宝锂电网测算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资源端预计将释放35.2万吨的新增产量。其中,澳大利亚的锂资源项目有60%将在2023年有新增产量释放,七大锂辉石项目全年增量有望达到11.5万吨。总体来看,预计2023年全球锂资源产量将超过100万吨,同比增长40%左右。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锂市场供需形势有望发生逆转,开始趋于宽松。
中信证券研报的预计与之接近,认为2023年全球新增锂供应量将达到40万吨,2023~2025年,全球锂供应过剩占需求总量比例为6%、23%、30%,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23年由于过剩比例较小,预计锂价或维持30万元/吨以上。2024年供应料将大幅过剩,预计锂价将显著下跌,价格或跌至15万元/吨以下。
不过,由于供应释放并不同步,因此有专家认为,今年锂矿的供应可能仍存在缺口。“我们注意到,由于劳工短缺、电力限制等各方面因素,当前有一些锂矿在供应上出现了延期,如澳大利亚和非洲矿山,短期看增量有限。”蒋妍如是说。
价格下行是定局
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2月7日锂电材料报价继续下行,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下跌1000元/吨,至46.25万元/吨。这一报价与去年11月中旬59万元/吨的历史最高均价相比,已累计下跌12.75万元/吨,跌幅超20%。事实上,此轮碳酸锂价格下跌趋势早在今年元旦前就已开启,从去年12月至今,碳酸锂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呈现下滑态势,尤其是在1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大关,创下4个多月来的新低。
那么,2023年锂价究竟走势如何?
供需关系仍是主要决定因素。有机构对2023年4个季度锂资源的供需总量进行了测算。在供给端,通过收集、梳理和对比全球44个主要锂资源项目的放量情况,预计2023年4个季度的增量分别为5.7万、6.6万、10万和12.9万吨;而在需求端,动力电池、储能和小型电池三大赛道的需求增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将分别为5.7万、6.3万、7.3万和8.2万吨,全年总需求增量为27.6万吨。对比可知,各季度的供需情况分别为-0.1万、0.4万、2.6万和4.7万吨,边际供大于求的情况将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
中矿资源集团董事长王平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更多供应出现以削减锂生产商异常高的利润率,锂价格逐步下降的趋势将持续下去。他预计,锂价格将较目前水平下降约四分之一,但由于市场仍然紧张,价格不会暴跌。2023年碳酸锂价格将降至每吨4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他认为即便处于较低的价格水平,中矿仍将拥有良好的利润率。“整体来看,2023年碳酸锂价格下行是大势所趋,但不太可能回到过去1吨几万元和十几万元的水平,大概率会在30万~40万元/吨震荡徘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