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破局之战!
苹果链龙头押注储能,德赛电池追赶欣旺达!
歌尔股份丢掉33亿订单 ,11月8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称,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目前与该客户的其他产品项目合作仍在正常开展。
2021年3月,欧菲光被苹果终止了合作关系(但从2020年的20亿亏损来看,市场普遍认为更早的时候就被终止了合作)。随后,欧菲光业绩一蹶不振。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净亏损已超过30亿元,同比扩大了超8倍。业绩、股价的双重打击,也让“欧亏光”的称号在股民间广为流传。
如今,绝大部分果链企业已经打响了“破局之战”,转型声势浩浩荡荡。不过,以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果链”企业转型之路依旧任重道远。只有形成自身特定壁垒后,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讲一个冷知识: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物品,几乎都可以在股市中找到对应的标的。
如果直接提起德赛电池和欣旺达这两家公司,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一脸茫然。但实际上,这两家公司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无论是手中的智能手机,还是桌前的笔记本电脑,如果将其中的电池拆解下来,我们大概率会看到欣旺达或者德赛电池的生产字样,苹果系列的产品更是如此。在消费电池Pack制造中,欣旺达与德赛电池牢牢把握着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不过,两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完全不同。从市值来看,目前欣旺达的市值约为420亿左右,最高时一度逼近千亿,而德赛电池的市值却仅有约140亿左右。
那么,作为消费电池Pack领域中的两强,为什么德赛电池会与欣旺达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
早在上世纪末,德赛电池就作为德赛集团在电池领域的试验田而成立,主要生产一次、二次电池与保护板。大约在2008年,德赛电池成功切入苹果产业链,开始为苹果供应BMS。经过几年的磨合后,德赛电池在2011年正式拿到苹果手机电池Pack的大单,当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近一倍。
自此,德赛电池的业务结构就已经基本定型,即以消费电池代工为主的封装业务(Pack)、以及配套的电源管理系统(BMS)业务,而苹果在其中的收入占比也常年维持在60%以上。
得益于2010-2018年间智能手机市场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德赛电池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3.16亿元增长超10倍至2018年的172.49亿,然而,相比于营收的突飞猛进,德赛电池的净利润却只从0.71亿元增长至了4.01亿元。
尽管头顶苹果公司的光环,但是电池Pack业务挣得其实都是辛苦钱,在电芯-电池模组-电池Pack的产业链链条中,电池Pack几乎没有技术壁垒,利润空间因此相对有限。从业务流程来看,德赛电池一般是在接收到手机厂商下达的电池封装订单后,然后再自行向电芯生产商采购电芯,待封装完毕后再出售给手机厂。
然而,面对诸如苹果这类强势客户,德赛电池在电芯采购方面也基本没有自主权,往往只能根据客户要求向特定供应商采购电芯,这就导致德赛电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变成了OEM代工厂。
因此,德赛电池的毛利率表现一直就不太理想。从2010年至2018年,公司毛利率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从高点的20.51%一路下降至2018年的8.2%。
尽管德赛曾指出,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是受到了业务结算模式的影响(苹果在2014年从间接下单转变为直接下单)。但是,电池Pack业务技术门槛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从竞争对手欣旺达身上,我们也可以找到答案。
与德赛相比,竞争对手欣旺达不甘于只做一个代工厂,并且很早就表现出了对电芯的兴趣。
2014年,欣旺达斥资1.67亿元收购电芯生产商东莞锂威。凭借其在电芯方面的技术积累,欣旺达在电池Pack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自主权。欣旺达会直接参与到手机厂商关于电池的产品设计环节,与德赛电池相比,欣旺达从OEM厂商升级到了ODM厂商。由于电芯是电池Pack业务的主要成本来源,欣旺达在电芯方面的自主采购权,以及其部分电芯实现自供也在毛利率端获得了非常大的回报。
通过与德赛电池对比不难发现,欣旺达的综合毛利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远高于德赛电池,如果剔除掉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近几年对毛利率的拖累,欣旺达与德赛电池的毛利率差距将会更大。
然而,电池Pack业务影响的不只是毛利率,产业链内的低地位也导致德赛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虽然手机厂商的信用比较高,德赛无需担心坏账问题,但是高应收款却影响到了德赛的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从2010年至今,德赛基本没有在电芯领域进行布局,而是“死磕”电池Pack代工。当然,德赛电池的坚持也并非没有效果。从费用端来看,德赛电池的期间费用率整体呈下滑趋势,基本维持在4%左右,极低的费用率为德赛电池留下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动力电池掉队后决心押注储能
2017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见顶,不少手机产业链相关的厂商都开始思考新的增长曲线。作为消费电池生产厂商,最容易切入的领域无疑就是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也早以类似的路径证明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因此,德赛电池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大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当做了未来几年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从德赛电池的战略方向不难看出,尽管公司已经在消费电池方面吃了没有电芯的亏,但在拓展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业务时,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去研发电芯。
与德赛电池不同,欣旺达则要激进得多。
2017年,欣旺达提出了全面进入动力电池产业的“三全”战略,并集中精力进行动力电池电芯的研发。在两公司战略导向的差异下,欣旺达无论是在研发投入,还是资本支出方面,均远高于德赛电池。
2021年,欣旺达在国内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悄悄进入前十名,市值最高时一度接近千亿,而德赛却在动力电池方面几乎没有建树,这令德赛电池感到了危机,同时也认识到了电芯的重要性。于是,德赛电池便在当年试图收购电芯企业东莞新能德以弥补短板。然而,这次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
当然,德赛电池也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尽管动力电池业务已经基本宣告失败,但是公司还拥有储能电池Pack相关的技术储备,并将业务重心重新确定为储能电池。2021年12月底,德赛电池发布了公告称,公司将出资70%与战略投资者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开展储能电芯业务,而电芯相关的技术大概率将会由战投方提供。
2022年1月,德赛电池与长沙望城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储能电芯项目入园协议书,计划固定资产投资 75 亿元,分三期布局 20GWh 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根据公司调研纪要,首期4GWh的储能产品将力争在2023年一季度正式投产运营。
终于,德赛电池在电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储能电芯对德赛的意义有多大?
在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以及欧洲能源价格高涨的背景下,储能的发展空间已经毋庸置疑。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储能电池制造主要包括储能电芯-储能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集成三个环节。
与动力电池不同的是,动力电池的系统集成环节主要由客户(如整车厂)自行完成,但储能电池的系统集成环节则主要由电芯企业自身,或拥有渠道优势的专业集成商来完成。
从利润分配的角度来看,储能系统集成环节的低门槛特性使得行业内的参与者众多,且多数还未形成自身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因此利润率偏低。而电芯环节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因此在整个产业链内的地位最高,利润率也最高。
从目前储能系统集成环节的参与方来看,集成商核心企业如阳光电源、科陆电子等,尽管没有掌握电芯相关的技术,但却可以生产储能系统中的另一核心部件PCS变流器,因此依然可以维持20%-30%以上毛利率。
对德赛电池而言,一是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原先的客户主要以手机厂商为主,在储能领域并没有渠道优势,二是在盈利能力方面,德赛也并没有掌握电芯和PCS等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
因此,发展储能电芯可以说是德赛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方向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