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锂电池环境风险需未雨绸缪
公安部日前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71.3万辆,同比增长98.48%,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1.34%。截至9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56%。
相关机构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前后,我国新能源(4.310, 0.15, 3.61%)汽车动力锂电池累计报废量或达到12万吨—17万吨的规模。2021年至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不断攀升,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出现井喷式增长,部分新车型的排队时间甚至超过3个月。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动力锂电池的报废量也势必会同步大幅增加。
由于动力锂电池需求旺盛,我国锂资源又相对匮乏,报废的锂电池存在重金属等环境污染风险,因而国家早在2012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新态势,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首先应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实施情况做一个调研回顾,全面分析掌握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主动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统筹谋划好今后5年—10年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提前做好相关的法规、政策、执法、管理、宣传、技术等准备工作,在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风险防范方面下好先手棋,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