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全面市场化改革落地 储能洗牌、虚拟电厂扩容、AI交易重构电力生态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近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播出《电改“新”观察》系列调查报道,聚焦新能源入市、储能、虚拟电厂、AI应用等多领域,观察电力市场改革最新动态。
01 储能行业迎来变革时刻
136号文提出,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同时取消强制配储,储能行业迎来变革时刻。 围绕新能源运营情况和电网实际需求进行市场化配置,储能的盈利空间也有望进一步增大。储能行业将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换为价值竞争。 明确储能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共同分享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收益分成,给新能源入市提供一臂之力。 在海南当地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将于4月投入商业运行,这个项目将租赁给多个光伏电站共同使用,租期长达20年。南网储能公司临高珍金储能站项目经理张敏表示,“电站如按照现货价格进行两充两放服务,所获得年收益或将超过480万元,带给新能源企业的分成收益,超过了其支出储能租金的一半”。 新政策取消强制配储后,市场投资将更关注储能的性能、质量和服务,储能电站的投资收益也将拉开差距,行业洗牌加剧。 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表示,目前储能行业投资主体过多,各类储能企业统计超过了数10万家,电力市场化以后,企业需要靠真本事吃饭,市场会趋于理性,会牵引行业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来加速优胜劣汰。 去年立项的新能源及配储项目很多会在今年并网,预计2025年全年平均储能时长稳中有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表示,新型储能作为我们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性资源,将从原来的“政策要你装”,现在要转变为根据市场的需要“你要装”,也就是说要围绕我们新能源发电的实际的运营情况和电网的实际需求进行市场化配置,应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储能行业要从过去的拼价格转向为新能源的发电实现创造价值。 02 虚拟电厂大幅增长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出台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新政策。从今年6月1号开始,电价机制从保底收益转向市场波动,这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挑战,也给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带来了机遇。预计未来三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接近三峡水电站的装机。 今年,虚拟电厂将迎来大幅增长。 在江苏连云港港口、电动拖船、电动重卡、换电站等可调节用电负荷被聚合起来,将成为虚拟电厂来参加电力市场交易。在新能源发电高峰价格较低时增加用电,而在用电高峰利用港口的储能来降低用电负荷,在电力交易市场上获取收益。 电动拖轮在未来的电力市场当中,它将作为买方购买光伏等绿电,它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每次的充电量将达到6000度。江苏连云港港口集团轮驳分公司党委书记谢飞表示,“利用低谷时段充电,每年每艘船,相比于燃油节省400万左右。未来的我们还会造更多的电动船”。 在湖北襄阳,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把厂区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和用电负荷接入了虚拟电厂平台,通过参与电力市场来获得收益,降低成本。虚拟电厂已带动当地上百家企业完成用能升级。 国家电网襄阳虚拟电厂项目负责人闫寒表示,“把企业的用电负荷聚沙成塔,形成调节资源,削峰填谷,同时通过电力市场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达到8%。未来将继续扩大虚拟电厂的覆盖范围,包括充电桩和工商业储能、楼宇空调等多种资源”。 在江苏苏州,今年有8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交了上网交易接入申请,而在去年仅有两家。国家电网苏州虚拟电厂项目负责人刘珊表示,政策调整之后,虚拟电厂有了获利、盈利的方式。拥有储能、充电桩、新能源的企业比较容易接入到虚拟电厂。 国网南瑞集团虚拟电厂专家郑涛表示,“虚拟电厂企业的获利空间比较大,到现在年均应该翻了一番,我们预测今年可能还会比较大幅的增长”。 03 AI赋能电力调度及电力交易 新能源电量全面入市后,实现发电侧接近80%的发电量、以及用户侧80%左右的用电量进入市场,电力交易将变得更加频繁。而电价机制从“保底收益”转向“市场波动”,电力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套利空间。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买卖双方都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优化电力调度及交易。 在山东电力调度大厅,具身机器人AI调度员正在协助工作人员进行负荷预测,该机器人已掌握了300亿条历史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模拟电网调度员的思维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可以实现精准预测、故障研判、下达调度指令等多项功能。 据悉,目前该AI调度员已融合气象实况、卫星图、高分辨率地形等多源多模态信息,开始参与负荷的预测,综合准确率在99.75%。该预测数据,将披露到电力交易平台上,交易主体可以在平台上查看,根据电力供需预测现货市场电价走势,合理报量报价。 在市场交易环节,买卖双方都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优化交易。 在山东、浙江、内蒙古等新能源现货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分析气象、用户负荷、储能设备运行等数据,形成交易策略,实现低买高卖。 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表示,远景自建的储能电站均搭载了人工智能交易系统,在内蒙、山东、安徽等已经开通现货的地区,同等容量收益要比传统人工交易方式高出15%-20%。 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费智表示,通过能源大模型,可以更好了解需求侧用户特性,实现为用户降低用能成本的目标。 本文来源:储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