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屏央视35分钟,这3种储能技术火了!这些“超级充电宝”,您更中意谁? | 《能源浪潮》1-5集
导读:央视纪录片《能源浪潮》于近日火热开播,全片共五集,通过生动的实践现场和鲜活的人物故事,描绘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波澜壮阔。
在其中的“能源浪潮 · 蓄势而发”一集中,储能以主角身份亮相,霸屏整整35分钟的镜头,向观众展现了储能在中国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与巨大潜力。
“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是储能”。作为保障新能源顺利地并入电网的关键,这些已投运的超级“充电宝”,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展现着中国储能技术与应用的亮眼成绩。
- 视频截图片段 -
央视点赞!这3种储能技术,你了解吗?
聚焦储能,央视的镜头共重点介绍了3种储能技术,它们分别是: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
除抽水蓄能外,锂电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都是新型储能的两类技术分支。而就在近日,“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其将成为2024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再度按下加速键。
▲ 2023年储能技术分类及装机规模
图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1.
锂离子电池储能
项目案例:内蒙古通辽市“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工程
在通辽,第二批配套的储能电站已全部安装就位,40个电池舱,匹配20个升压舱,提供5.5万千瓦的储能容量。
2.
抽水蓄能
项目案例:四川省雅砻江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简单理解,它有两个水库,一高一低,工作原理是利用上水库和下水库之间的高度落差,在用电低谷的时候,用富余的电能,把山下的水抽到山上,也就相当于把电能转化成了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放水发电。
- 点击查看下方高清视频片段 -
抽水蓄能具有技术优、成本低、寿命长、容量大、效率高等优点。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模式是将能量在电能和水的势能之间转换,其储能容量主要取决于上下水库的高度差和水库容量,由于水的蒸发渗漏现象导致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抽水蓄能的储能周期得以无限延长,可适应各种储能周期需求,系统循环效率可达70%-80%。与此同时,建设完成后的抽蓄电站坝体可使用100年左右,电机设备等预计使用年限在40-60年左右。
3.
压缩空气储能
项目案例: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采盐留下的洞穴,过去,处理这些空洞穴,通常需要用放水或注入空气等方式回填,防止塌陷。不仅是采盐,开采各种矿藏都会留有类似的洞穴,如今,科学家们正探索一种新的储能手段——压缩空气储能,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空气电池”。
曾经废弃的盐穴再利用,成为压缩空气的天然储存罐。在常州,这个压缩空气的“充电宝”每天充电八小时,放电五小时,可为电网提供30万度电。
- 点击查看下方高清视频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