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储能扬“钒”起航!自主创新让炼钢渣不同“钒”响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保证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不仅给城市加装了巨型“充电宝”,也给当地工业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走进辽宁大连的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集装箱整装待发。这些即将运往各地的集装箱,并不是普通运货用的集装箱,而是一个个全钒液流电池模块。
一个装的是电池电堆,另一个装是钒电解液,把两个集装箱上下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绿色储能电站。这里面可以一次性储存3000度的风光电,如果按一个家庭每月用200度电计算,它可以为一个家庭提供15个月的用电量。与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不同,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风电、光电是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稳定性较差。如何把风、光能源储存起来,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这样的电池可以在零下35℃的极寒天气下正常运行,也可以在零上50℃高温下安全输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的风光电站,有了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就可以大大减少风光电峰值时的浪费,提高并网发电的效率。
这些集装箱式的“充电宝”还能相互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储能电站。在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记者看到一个个更大的集装箱整齐码放。在一层两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上,有700多个钒液罐整齐排列。第二层则是集成度更高的钒电池组。这个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在2022年5月实现并网,10月底实现满负荷充放电,最多可存放40万度电。以我国居民每日人均用电2度计算,该电站可供2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这么多的设备,最少只需3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储能电站的监视和操作。
眼下,北方正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这样的巨型绿色“充电宝”,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的平稳,还能在城市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提供电力输出,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
自主创新 让炼钢渣不同“钒”响
要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钒矿资源是首要条件。勘探数据显示,我国钒矿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但在之前,我国对钒的利用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而现在,炼钢的副产品有了新的“钒”响,全钒液已成为储存能源家族的新成员。
在大连融科储能集团钒电解液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用的钒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后产生的钢渣。
这漂亮的液体也有不“钒”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发现和利用,都离不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潜心研究。
钒电池的隔膜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它必须抑制正负极电解液中不同价态的钒离子的交叉混合,还不能阻碍氢离子通过隔膜传递电荷。而钒电解液充电放电的过程,就是电解液中钒离子价态变换的过程。
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就开始对全钒液流电池进行研究。从关键材料、电堆、系统集成控制等方面开展全面研究工作。20多年来,申报3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牵头国内外标准的制定。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大连融科储能深度合作,将科研成果一步步进行转化。
记者在生产基地了解到,电解液是钒电池的关键材料,占到电池成本的一半。随着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本增效是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共同研究的问题。
全链条生产服务 让新储能扬“钒”起航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辽宁大连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生产基地,正在打造全链条的生产服务,让新能源储能加足马力、扬帆起航。
2008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依托钒电池核心技术,与大连博融控股集团共同组建了融科储能。15年来,他们潜心研究、不断开发,现在已成为目前全球唯一掌握全钒液流电池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全产业链开发和高端制造能力的生产企业和产品服务商。
目前,科研攻关团队正在不断优化产品性能,研发出效能更高的钒电池。最新研发的70千瓦电堆样机,相比上一代30千瓦电堆产品,同样的体积功率提高了一倍多。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融科储能每年的钒电池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0兆瓦,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产能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在大连已形成总部研发、材料基地、装备基地的“三位一体”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而这一切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近年来,大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式工作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重点加强成果转化中间环节资源导入,做好资本、市场、人才、平台、政策有机衔接,促进技术交易、科技金融、创新孵化协同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更多融科储能这样的科创企业扬帆起航。如今,大连正在加紧建设英歌石科学城创新策源中心,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吸引顶尖专家和科研院所入驻,形成高端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