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限塑减塑绝不是“配角”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将目光投向塑料污染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万捷带来两份关于治理塑料污染的提案,涉及完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回收报告制度,以及从源头上利用循环替代品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也带来了聚焦农膜残留污染防治、废塑料化学循环、城市塑料回收体系建设等提案。
2月28日—3月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五届联合国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塑料污染的重要决议——《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
2022年春,治理塑料污染议题在第五届联合国大会(UN BA5.2)和中国全国两会上形成了共鸣。
塑料简史:它从何处来?
时光倒流200年,你一定想不到,塑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小小的台球。
19世纪,过度捕猎使得大象种群数量下降,台球生产商开始寻找替代材料,并许以巨额奖励。1863年,一位名叫约翰·韦斯利·海厄特的美国人接受挑战,用5年时间发明了一种新材料,这就是赛璐珞——塑料的源头。
1909年,另一位美国人L.H.贝克兰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它的可燃性比赛璐珞弱得多,原材料也更易获取。
酚醛树脂只是一个开始。
20世纪2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了聚苯乙烯并将其商业化,这是一种泡沫状塑料,用于绝缘。不久,柔软又结实的聚氯乙烯面世。1933年,聚乙烯成为功能最多的塑料制品,我们生活中的购物袋、矿泉水瓶都由此而来。
伴随着材料大暴发的是新的加工技术。
一种名为注射成型新技术的发明,使得熔融状态下的塑料可以被注入任何形状的模具,并在模具中快速变硬,这让塑料的生产变得廉价、快速且大规模化。
最初,科学家们希望这种经济实惠的材料能让更多人用上原本负担不起的商品。但事与愿违,塑料被推向了二战战场。
二战中,美国的塑料产量增加至原先的4倍,士兵们用上了塑胶雨衣、塑料头盔衬里和坚韧尼龙制作的降落伞。二战结束后,战时塑料加工企业将目光对准了民用市场。
塑料开始取代木材、玻璃、布料等,在家具、服装、鞋子中遍地开花,制成的包装材料也让食品获得了更长的保鲜期。塑料垃圾袋、可拉伸塑料薄膜、塑料瓶、塑料盒……仅仅几十年时间,“塑料世纪”便开启了,在拥有便捷与良好性价比的同时,也带来了令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碳排放贯穿塑料全部生命周期,需全链条综合考量
多数塑料来自于不可再生能源,并设计为一次性用品,降解期长达百年。“塑料世纪”来临后,全球塑料材料(合成树脂)的年产量从1950年的2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3.67亿吨,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10亿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研究,全球仅14%的塑料在使用后被收集回收,没有收集回收的塑料污染海洋,造成的损失约为750亿美元。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利民,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今年春节的故事。
正月初九,一位摄影志愿者在长江宜昌段拍到一头江豚,江豚被塑料绳缠住了尾巴,活动非常困难,他马上向协助巡护员报告,后者又通知了渔政部门。江豚得救后,一位巡护员抬起了鲜血淋漓的手。原来,为了尽快让江豚恢复自由,他在割断塑料绳时一着急把手割破了。
“看得见的塑料绳能割断,看不见的微塑料却已经遍布整个水环境,极地、深海都有微塑料的痕迹,生态风险非常高。证据表明,微塑料在鱼体内富集以及联合传带的毒性效应,对鱼类的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种群生态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王利民说。
塑料污染不仅在于微塑料等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主任郑平表示,作为重要的石化产品,塑料的碳排放跨越其全部生命周期,其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约3.8%,加速了全球变暖进程。
数据显示,每千克塑料从原材料生产到聚合形成树脂颗粒,共释放2.3千克的二氧化碳。根据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初步统计,“如果按照目前的模式发展,到2050年,仅塑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就将达约13亿—14亿吨。因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调整优化化石及塑料生产行业规模刻不容缓。”郑平认为。
事实上,我国一直积极应对塑料污染问题。
1991年,我国发布第一个限制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2007年12月出台 “限塑令”,即《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2009年9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20年1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年9月,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这些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困难依然存在,如塑料产品类型多、产品链长而复杂、从资源采掘到后处理涉及产业部门众多等。
相关专家表示,应对和消除塑料污染,需要从全产业链综合考虑,以预防为主,系统性削减污染。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岳彩绚认为,从政策上,应由材质替代思路转向源头减量、系统替代和总量控制,并且设置评估机制,保障实施。在监督汇报机制方面,设置汇报机制,收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数据,评估最终减量效果。
UNEP驻华代表涂瑞和指出,《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具有历史意义。根据决议要求,2022年下半年UNEP要协调组成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并在2024年之前为控制塑料污染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这将是继《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之后,另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境协定。
政府间以条文的形式对塑料污染形成上层约束,而最终的推动还需要每一位普通人的参与。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无废城市项目经理陈思敏告诉记者,公众对于塑料污染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塑料焚烧导致空气污染,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公众减塑意识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行为。”
“我们通过与社区合作举办禁塑未来青少年艺术行动、慢跑加捡拾塑料垃圾活动以及环保集市、社区减塑杯展览等活动,发现公众对于自身参与减塑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升。下一步,我们希望结合不同的生活场景,例如居家、旅行、工作、学校等,提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减塑行动清单,让公众可以简单轻松地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陈思敏说。
和公众联系密切的另一领域——外卖行业的塑料垃圾管控也有所进展。外卖下单时,多了一个“无需餐具”的选项。
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目前尚存一定争议的情况下,《方案》将塑料源头减量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电子商务和快递包装以及机关场所采购,将是未来5年“减塑”的重点领域。不过,在广东省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塑料议题项目主任牟晓宁看来,目前电商领域仍存在监管盲区,仍有电商在销售已经明令禁止产销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发泡餐具、塑料棉签等。
“电商平台不应该成为塑料污染防治的盲区,应管控电商经营者违规销售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为,明确强调电商平台对塑料产品的资质审核、商品审核义务和上报责任。”牟晓宁说。
近日,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联合多家民间机构共同发起了“积极行动 清除塑料污染”倡议,这是我国民间机构对于全社会共同行动、消除塑料污染的最新呼吁。
塑料治理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联合企业、民间组织、智库和公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