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绿色岸电建设加速 电动游船畅行无忧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湖北省是长江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省内长江流程1061千米。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781.33万人次,较2024年增长24.61%。
“宋城·三峡千古情”景区开园迎客,武汉“知音号”游轮成为网红打卡点,宜昌港旅游码头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结合当地区位优势、自然人文特点大力推进长江文旅资源开发。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做好供电保障、优化服务举措、推进绿色转型,服务长江两岸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游客沉浸式游览景区
双电源护航视听盛宴
惊涛澎湃,大禹劈山导水;衣袂悬空,屈原仰天问月;水幕流转,昭君怀抱琵琶;杀声四起,赵云策马破阵……5月2日,在宜都市鲟龙湾“宋城·三峡千古情”景区,大型歌舞《三峡千古情》单日连演10场,带动宜昌城市人气指数直线飙升。“一天之内玩转三峡的‘前世今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楚文化的神秘,太震撼了。”观看完演出,来自四川成都的张先生竖起大拇指。
电动威亚上,演员衣袂飘飘;发光二极管(LED)巨幕前,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江河汹涌;灯光音响则营造出跨越时空的梦幻氛围。《三峡千古情》演出一再加场,供电保障始终“在线”。宜都市供电公司为景区量身定制双电源供电方案,两路电源如同“双保险”,一路正常供电时,另一路时刻处于备用状态,一旦表演过程中出现用电问题,备用电源立即自动启动,确保观众“零感知”。
2024年7月,“宋城·三峡千古情”景区开业。该景区占地111余亩,以《三峡千古情》大型歌舞演出为核心,设有多个特色主题街区。观看完演出,游客来到穿越街,手持“我回三国”英雄集章卡,流连于草船借箭、桃园结义等打卡点之间,身着特色服装的工作人员化身三国人物与游客互动。
宋城·三峡千古情景区电力配套工程项目是宜昌市“四个重大”清单项目之一,由宜都市供电公司建设。“家门口新建了景区,大家心里别提多开心,都充满了干劲。施工期间,我们通过‘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全力推进项目进度,确保景区按时开门迎客。”宜都市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市场班班长常洋说。
2024年6月,宜都市供电公司对宋城·三峡千古情景区的电网实施改造升级,让演出项目和特色街区有了可靠电力保障。该公司还在景区增设一台500千瓦/500千瓦时多功能液冷移动储能电源车,电源车应用液冷系统与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0.6秒快速接入备用电源,为景区提供18小时的不间断供电。
专班“一对一”上门服务
“知音号”载客夜游长江
5月3日,夜幕降临,武汉汉口江滩边上,“知音号”游轮缓缓驶离码头,甲板上的灯光与两岸楼宇交相辉映,绘就一幅璀璨的江城画卷。在游轮内部,演员载歌载舞,观众沉浸其中。“这里的氛围渲染得太好了,我们仿佛真的跟着角色经历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来自广西的游客吴女士穿着旗袍,在“知音号”上和朋友一起打卡合影。
“今晚又是满员,一定要保障船上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当天16时许,武汉供电公司江岸供电中心高压服务运维二班班员柳欣在“知音号”船下的配电箱前一边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一边叮嘱同事喻军。
“知音号”以20世纪30年代的“江华轮”为原型打造。它不只是一艘轮船,更是一座“水上剧场”。游轮分为上下三层,长120米,高15米,共98个舱室。在这里,每个舱室根据演出需要被布置成不同类型的演出场景:一层的舞厅灯光明亮,游客可以与演员共舞;在二层的沉浸式剧场,演员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一场场悲欢离合;来到三层,游客可以根据各自的船票进入对应的房间打卡拍照,还可以站在顶层甲板上领略长江沿岸的夜景。
由于灯光、音响等用电设备数量多,“知音号”月均用电量6万千瓦时。武汉供电公司成立保电服务专班,为“知音号”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定制专属供电保障方案,定期义务检查“知音号”上各类用电设备。该公司还在趸船上安装一台3150千伏安变压器,为“知音号”进一步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2024年9月,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间的水岸线上,楼宇、桥体、船只及趸船码头等都化作“幕布”,随着灯光变幻映出长江流域13个省份的地标图景,“知音号”也在开幕式上华丽亮相。“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举行之前,23座重点变电站的保电负责人全部就位,完成一轮重要设施巡检测温,全力确保‘知音号’供电安全可靠。”武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分公司副总经理杨玺介绍,活动期间,武汉供电公司组织876名供电员工对相关变电站特巡83次、开展无人机巡检17次。
绿色岸电建设加速
电动游船畅行无忧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宜昌是长江航运转承的关键节点,每年有近5万艘次船舶通过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枢纽。过去,大量船舶在此待闸期间使用燃油发电,带来高污染、高成本、高噪声等问题。2019年,国网湖北电力开始在宜昌推进港口岸电试点建设,同步推广游船电能替代,让游客在绿水青山间感受三峡的雄奇壮美。
“在电动游船上的体验感特别好,不仅行驶更平稳,而且更加清洁环保。”来自四川的游客陈洁说。凭借稳定的动力系统,电动游船船体颠簸有效减少,乘客的晕船风险下降,游玩舒适度提高;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平稳的航行过程更方便拍摄长江沿岸的景观。
宜昌进港游轮已全部用上了清洁岸电,长江宜昌段已累计为4.7万艘客货船舶提供清洁岸电超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燃油超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3.6万吨以上。“我们研发出靠岸固定式供电系统、靠岸浮动式供电系统等6种典型岸电系统,推出19项岸电设施技术标准,满足各种水文条件下不同船舶类型、停靠方式的用电需求。”宜昌供电公司岸电运维服务负责人李兴衡介绍。
本文来源:国家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