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GW/21.1GWh!欧洲电网侧大储激增
2024年欧洲全规模、全技术路线储能新增装机达11.9GW,累计装机容量攀升至89GW。
根据欧洲储能协会(EASE)与研究咨询机构LCP Delta联合发布的第九版《欧洲储能市场年度监测报告》(EMMES),2024年成为欧洲储能部署创纪录的一年。
欧洲各规模及各技术类型储能系统的历史与预测装机容量。图片来源:EASE/LCP Delta。
该报告汇总了欧洲储能市场的历史动态、核心结论、分析洞察,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报告显示,去年欧洲大陆新增储能装机11.9GW/21.1GWh,其中功率容量仅小幅增长2%,而储能容量增幅显著,达35%。
电网侧大型储能系统新增装机达4.9GW/12.1GWh,按兆瓦计算同比增长60%,按兆瓦时计算激增280%。
用户侧储能新增6.9GW/9.6GWh,与电网侧市场相反,分别下降17%和19%。
与美国市场电网侧与用户侧约80:20的悬殊比例不同,欧洲市场用户侧装机约占60%,其余为电网侧并网大型储能设施。
然而,2024年标志着欧洲电网侧储能容量首次超越用户侧容量。LCP Delta储能研究经理Silvestros Vlachopoulos在介绍EMMES 9主要发现的网络研讨会上表示,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
尽管如此,这已是欧洲连续第二年有超过100万户家庭安装电池储能系统,这些系统通常与太阳能光伏系统配套安装,其中德国和意大利是按国家划分的两个领先市场。
作为背景参考,美国贸易团体美国清洁能源协会和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的《美国储能监测报告》最近发现,2024年美国新增储能装机达12.3GW/37.1GWh。
这同样创下了新纪录,标志着美国年度新增装机首次突破10GW大关。相比欧洲,美国实现了更大幅度的整体增长——较2023年按兆瓦计算增长33%,按兆瓦时计算提升34%。
2023年欧洲曾以微弱优势首次实现两位数吉瓦规模新增装机(LCP Delta数据显示略超10GW),而同期Wood Mackenzie统计的美国市场新增装机为8.7GW。
在欧洲89GW累计装机中,抽水蓄能以53.1GW占据主导地位,电化学储能(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则以34.9GW紧随其后。
但正如Vlachopoulos所指出的,欧洲大部分抽水蓄能设施建于20世纪。虽然目前仍有少量新增抽水蓄能项目,但电化学储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其中电网侧储能13GW,用户侧储能22GW。
剩余容量中,热能储能占绝大多数,另有约0.3GW来自压缩空气、二氧化碳储能等其他技术路线。
2030年前景预测:增长态势强劲
LCP Delta分析师Vlachopoulous表示,预计到2030年欧洲将新增128GW/300GWh电化学储能,这意味着到本十年末,欧洲累计安装的储能系统(主要为电池储能)将达到约163GW。
该分析师指出,这一"相当雄心勃勃的预测"源于各国市场发展的差异性特点,且各细分领域的增长规模也将各不相同。
LCP Delta电池储能研究负责人Eibhilín Cadogan在讨论用户侧市场发展时指出,欧洲目前已有1700万户家庭安装光伏系统,其中340万户配备了电池储能。
2023年-2024年欧洲储能装机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用户侧装机达到8.1GW的峰值。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以及相关补贴计划推动的。
2024年,能源价格压力有所缓解,许多补贴计划被削减或逐步取消。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借贷成本也在上升。
Vlachopoulos和EASE政策分析师Jacobo Topsoni在网络研讨会上表示,市场复苏和增长加速可能会从2027年开始显现。推动这一趋势的因素包括电力成本上涨、价格飙升、波动性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Vlachpoulous特别指出,未来几年装机容量将显著增长:一方面英国(电网侧储能领域的领导者)将逐步解决其大量待并网项目;另一方面欧盟"复苏与韧性基金"支持的约15GW项目将于2026-2027年间陆续投运。
2028-2030年间,包括意大利50GWh MACSE招标项目、德国将储能作为输电资产的Grid Booster项目以及波兰容量市场项目在内的"大型与规模部署项目"将相继启动。
LCP Delta的Vlachopoulos特别强调,到2030年前夕,欧洲储能发展将呈现"多国并进"的格局,而非仅靠"一两个主力市场推动"。
这一趋势的驱动因素包括:储能投资资本支出持续下降,以及欧盟要求成员国评估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储能将成为填补灵活性缺口的关键工具)等政策倡议。
欧盟灵活性评估或成政府补贴最大推手
EASE分析师Topsoni就此延伸至政策层面解读,指出欧盟委员会正着力"为储能开发商提供明确指引",特别是在政府补贴规则方面。
在包含"多项举措"的《欧盟清洁工业一揽子计划》中,《清洁产业国家援助框架》将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应用、助力工业脱碳、促进清洁能源全价值链制造。
欧盟成员国若要获得国家援助资格,必须推行市场化改革,确保储能系统能够进入电力趸售市场、提供调频与非调频辅助服务,并提供基于市场的调度或电网拥堵管理服务。
Topsoni明确指出,各国需证明国家援助将用于支持具有强商业可行性的储能项目,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建设目标而提供补贴。
在讨论的各项政策驱动因素中,Topsoni特别强调,非化石能源灵活性需求评估"很可能成为储能发展的最大推手",不过这些评估要转化为市场机遇仍需时日,预计最早也要到2027年左右。
成员国必须精准评估不同时段的灵活性需求——从日内调节、月度平衡到季节性调峰都需要量化测算。
各国需进一步测算储能及其他灵活性资源(如限电措施)将如何填补这些缺口,并制定所谓的"超级采购计划"来配置这些资源。
Topsoni指出,尽管各国情况存在"巨大差异",但都必须确保储能项目在欧盟支持计划之外仍具备可持续的商业运营基础。
其他潜在推动因素还包括:工业脱碳进程以及泛欧洲一体化措施,例如旨在消除储能系统在电网充放电过程中被双重征税的网络资费改革等,这些议题也已被提上日程。但是,欧盟在这些领域的具体政策走向目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