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船舶成锂电行业新蓝海
当前,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其实,仔细分析,这一论调便可轻易驳斥。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7.18%,显示出市场饱和度仍然较低。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折旧速度也是要高于燃油车的。可以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
即使假设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即将面临瓶颈,相关锂电池制造商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包括电动船舶在内的新兴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电动船舶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动船舶的概念。电动船舶是指利用电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燃料以产生动力的船舶。近年来,得益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及性能的不断优化,这类船舶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安全性和长寿命,已获得中国船级社的型式认证,为电动船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动船舶与传统船舶在技术架构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整套推进系统的电动化。其产业链涵盖了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中游船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等多个环节。其中,上游的电池制造、电机、电控,以及下游的充换电服务等,成为电动船舶产业链的主要特征。随着动力系统的变革,电动船舶的关键组成部件如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DC/DC变流器、配电板、变频器、推进电机和推进器等均实现了电动化升级,推动了船舶充换电配套设施的建设。
与其他新能源动力船舶相比,电动船舶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运营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加之政策的支持,使得其近年来在我国内河流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917艘电动船舶投入运营,另有167艘处于交付/待建状态,显示出电动船舶市场的蓬勃生机。
目前,全球90%的国际货物依赖海运,然而,全球船舶电动化率仅为千分之一,而船舶的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则非常显著。这表明,电动化将是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
为推动电动船舶的高效环保发展,“换电+储能”模式备受业界推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减轻船舶运营者的经济负担,还能显著提升电动船舶的推广效率。同时,高性能电池是电动船舶发展的关键。过去十多年,锂电池成本已下降约90%,在电池技术创新及设计迭代过程中,未来船用箱式电池仍有降本空间。
根据克拉克森等权威机构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球活跃商船队中使用替代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比例约为6%,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23%。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特别是在电池能量密度、动力系统优化及智能化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后,电动船舶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政策有力护航
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与补贴措施,为电动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具体来看,电动船舶的加速建设始于2019年。在这一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首次提出“强化新能源船舶自主设计建造能力”的目标。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纯电动船舶”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
2023年12月,交通运输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为电动船舶制造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该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内河船舶电气化进程”。随之,江苏、上海、福建、湖北、浙江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船舶产业的政策,包括试点建设、产业规划和财政补助等,为电动船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分析机构指出,长江、珠江、闽江和京杭运河等内河流域,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运输需求,已成为电动船舶运营的重要区域,值得重点关注。此外,针对电动船舶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的问题,金融机构可以探索“船电分离”的金融解决方案,通过降低航运企业的初期投入成本,加速电动船舶的推广应用。
尽管作为一种新兴船舶类型,电动船舶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新能源电动船舶行业的繁荣前景值得期待。全球“绿色航海时代”的到来也指日可待。
文章来源:产研社